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界把“尊重学生”提升到了特别高的地位,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等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听到的是不绝于耳的表扬、鼓励。有人说:“新课改下的教育应让学生像田园里的幼苗一样,能够沐浴明媚的阳光,接受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自由自在地开花结果,使用惩罚是教师无能和失败的表现。”特别是当“民主、平等、权利”等口号成为各大新闻媒体造势工具之时,教育惩罚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一味地使用表扬、鼓励时,教师们猛然发现面对许多新出现的教育问题自己束手无策,家长们惊异地发现孩子们似乎越来越“娇纵”了。教育惩罚作为古老的教育手段沿用至今,期间受到许多大教育家的肯定,必然有其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许多成功的教育实例本身就渗透了教育惩罚的作用。
多数学者认为惩罚教育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向葵花认为:1.惩罚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表扬和惩罚共同支撑着整个教育体系。2.惩罚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需要。
那么惩罚的意义究竟何在?
一、教育需要惩罚
教育不仅要发展智力、开发潜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全面的人格,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完整的人有责任心,经受过挫折的磨练,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它需要赏识与惩罚和谐统一的教育。
教育中存在惩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1.有利于增强学生承担责任的勇气。
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改正错误,是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条件。出现过失或不当,敢于面对惩罚,正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中国教师报》曾对一位教师的来信展开了讨论。这位高中老师的班长上课看武侠小说被老师发现了,在教师没有明确惩罚后,他却走进办公室主动要求惩罚。很多人赞同这个班长敢于承担后果与责任,他的身上就体现了一种可贵的责任心。美国前总统里根12岁自己打工赔偿打碎的玻璃,他从中懂得了什么是责任;英国麦克劳德画图弥补解剖校长爱犬的过失,他从中收藏了知识和信心。可见,接受惩罚、承担责任不仅会弥补过失,有时还会有意外收获。
2.有利于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父母的溺爱与教育的单一赏识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没有挫折的安全港湾,学生在其中越久,心里就越习惯于这个环境,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本应该如此,以后的生活也应如此,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就如同习惯于真空后再暴露于大自然必定没有生命力一样。因为任何人的成长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学生犯错误后,惩罚会告诉他真实的生活,会逐渐提高他承受挫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淡薄是现今很多学生的弊病,因嫉妒而投毒、因矛盾而杀人的事件中,也许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但缺少法律观念、法律常识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社会中触犯法律,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样,在学校中,违犯规章制度也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每个人都应树立这样的观念:一旦犯了错妨碍了集体和他人,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试论教育惩罚的合理性
2025-04-26
试论教育惩罚的合理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