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感情朗读 演绎精彩课堂(2)

2025-04-30


        三、音画创设情境,带来情感共鸣
        所谓情境即“情景,境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朗读教学中,要依据文本内容,利用多种手段适当渲染,恰当烘托,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为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创设情境对于有感情朗读具有得天独厚、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在指导《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朗读时,我在网上搜集了一幅幅有关总理事迹的图片、报道,编成课件。在一片哀乐声中,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调,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述说了一张张图片背后的感人故事,总理心系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孩子们的眼睛湿润了。在老师的引导和自身情感的驱动下,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中,他们仿佛看到了,看到总理被病魔折磨得坐不起来还要坚持审阅文件,看到总理临终前还惦记着矿区工人的安危……他们的心灵被真正打动了,作者在课文中倾注的情感,他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去,师生智慧在流泻,情感在迸发,酣畅淋漓,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境中。这表明,教学活动一旦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获得的效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自然与文字融为一体,深情的朗读更会带给他们无尽的想象。引导学生诵读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愉同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形象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二者适当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浓浓的情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自然洋溢。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指导感情朗读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缩短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正是强调读的重要性。因此,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朗读质量。

重视感情朗读 演绎精彩课堂(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构建特色园本课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