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教师没有对教材的深度进行深刻的挖掘,课堂中没有激昂、抑扬顿挫的语言,也没有生动的讲解;有些教师不注意教学的基本锻炼,说话干干巴巴,语无伦次,板书糊涂,神情呆板。这样一来,教师昏昏,学生昏昏,焉能上好课?同一节课,不同教师讲解,效果因人而异,课堂40分钟谁都能站完,但这40分钟的效率,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有的教师教学效果始终不错?而有的教师教学成绩一直上不去?这也是教师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简单,对于读书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做事往往凭兴趣,经常是喜欢你这个教师,就愿意听这位老师讲课,愿意学这门功课。老师的言行就会影响这个班的学生。所以说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做法,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失去宽容的基础。而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这样教师就会多一点理解与宽容。教师关注学生平时的表现,对生病学生返校后送上一句温馨的话语等活动,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这样师生之间一定能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的关系,师生之间就会成为朋友,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乐于学习。
4、改变教学思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