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枢纽词:中职 计算机 德育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的教授教养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题目——德育。在计算机课中渗透渗出德育可从学生的习惯培养、教法改革、网络道德教育三个方面铺开。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铺的时代。学生把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纯熟,从中接收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硕,而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德育基础浅薄,更轻易过分依靠计算机。对信息缺乏思辨能力,更轻易受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因而中职计算机教授教养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纵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信息素养。但从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授教养现状来望,教师只正视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入步,却忽视了课堂教授教养中的德育教育。所以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授教养中渗透渗出德育势在必行,不容忽视。其原因主要是:
一方面是现代信息技术发铺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们正常糊口的很多题目,如计算机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这就对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糊口在信息社会的人必需具有很强的信息责任感和信息道德,才能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自觉地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中渗透渗出德育是使中职学生育成强烈的信息责任感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现状的客观需要。目前,中职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现象:
一是缺乏应有的计算机应用公德意识。如学生在上机时删除或更改他人文件夹中的内容,修改桌面、设置屏保密码,调整显示器的显示参数,技术好一点的学生下载一些破解程序,破解还原卡保护密码,任意修改注册表和CMOS参数等。
二是同学间缺少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立异意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教师设置的稍有难度的功课,技术比较好的学生不屑与其他同学交流,不愿意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技术较差的学生在请教技术较好的同学碰钉子后,为了完成功课,要么抄袭其他同学的,要么网上下载他人的作品改头换面,一交了事。
三是陷溺于网络,旷废学业,诱发心理障碍。网络对于有强烈求知欲的中职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但是网络本身也存在着很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治理、网络文化发铺的相对滞后以及中职学生心理的不成熟,这种吸引去去会导致他们产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还有些学生暖衷于网恋等,由此引发的网络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
基于上述原因,在计算机课教授教养中渗透渗出德育是必需的,而且也是摆在计算机教师眼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行尝试。 一、教师要入步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入行思惟道德教育不可替换的阵地,计算机课作为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教师必需做道德教育的有心人。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入步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题目。还要努力学习提高前辈的教育理论,更新教授教养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惟动向,捉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授教养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入行道德教育。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准确德育观
当今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计算机教授教养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疏浚沟通方式入行道德教育。教师应积极匡助学生熟悉网络、用准确的立场对待网络游戏,是教师需要直面的题目。另外,开铺各种形式的、丰硕多彩的比赛流动,也是对学生入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好比结合一些学习和糊口中的所见所闻,组织开铺学校或班级的流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演示文稿、主页、电子报、Flash动画等作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让学生在流动中开铺自我教育,真正熟悉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浅谈如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授教养中渗透渗出德育
2025-04-27
浅谈如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授教养中渗透渗出德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