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成效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局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如何更好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等方面上形成了共识:
(一)审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创新、转型的灵魂和指南。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大家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审计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就必须深刻领会、切实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审计创新和转型的灵魂和指南,全面指导审计的实践。
(二)审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科学发展思路。当前,审计工作显现出许多新特征、新变化,这就需要对审计工作思路进行调整和转变,通过开展审计,促进政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促进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等。因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仅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生命,更是审计工作在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保证。审计工作只有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了解人民群众需求,才能切实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方法,做到有所作为。
(三)审计工作必须关注民生、执审为民,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继续把关注民生、执审为民、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下,切实加大各种民生问题、民生资金的审计力度,把审计监督覆盖教育、文化、卫生以及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促进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四)审计工作必须抓好队伍,健全机制,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审计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不断推进“人、法、技”建设全面协调科学发展。在审计中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善于找准原因、提出对策、帮助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搭建“文明审计、共创和谐”平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