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环境因素及对策(2)
2025-04-27
(3)法律制度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尚不健全,在《注册会计师法》和相关法律条例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规定不够详尽,造成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而且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偏轻。如在已查明的诸如琼民源、郑百文、红光实业、银广厦、麦科特等十大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中,只有审计银广厦的会计事务所——中天勤受到最严重的处罚,对涉及其他上市公司舞弊的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均不够。因此审计整体风险水平较低,在经济利益诱导下,注册会计师最终会选择与企业“合谋”,丧失审计独立性。
2.内部环境因素
(1)审计组织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组织处于整个审计体系的中间层次,其具有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进行具体管理的作用。审计组织能否做到独立,会直接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我国的事务所组织主要采用两种: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制。在近5000家事务所中,90%以上的事务所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对其业务行为承担有限责任,并为其造假行为承担的责任,也是有限的。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注册资本仅为30万元,也就是说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最高赔偿也就是30万元,这显然不利于对会计师审计工作的约束。事务所有就容易进行职业冒险,做出有损独立性的事来。
(2)提供非审计服务对独立性的影响
在我国,非审计服务也越来越多地被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而且其业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非审计服务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潜在的交易收入和市场需求,以及相对审计责任而言几乎不承担风险的特征,对事务所而言是一项既不需要担任太多风险又可以从中获利的美差。高额的非审计服务收入可能导致事务所对客户形成经济依赖,进而导致独立审计师在与客户发生意见分歧时放弃原则,损害实质上的独立性。
3.审计人员素质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会影响独立性。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条件。在我国,注册会计师综合能力普遍不够强,专业经验也还不够丰富,对于实践中的问题常常不能应对自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就不得不依赖被审计单位的指导和协助,这样自然难以形成独立的审计意见,也就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二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从业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缺乏全面认识,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部分审计人员在个人的经济利益面前受不住诱惑,放弃职业操守,使审计工作完全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意识,丧失了其发表审计意见的职能,严重的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
四、提高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1.外部因素的对策
(1)完善审计市场,规范市场竞争机制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必然会由政府选择走向市场选择。同时,政府和有关方面也可以通过颁布法规或制定一些标准,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这在我国事务所规模普遍很小的情况下,由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实施各项措施,促使事务所保持独立,这对于事务所以后的蓬勃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政府应给证券审计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控制和运转平台,如积极探索行业协会开展行政性检查监督的有效途径,强化行业监督的权威性;第二,建立较为完善的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必要时提升到刑事制裁的高度;第三,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信息披露准则、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和公司治理准则,加大证监会的核实和监管力度。
(2)组建审计委员会,规范审计委托模式
在上市公司中建立审计委员会,由公司董事(主要是外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来承担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等职责,并作为审计人员与经营者之间的纽带,与会计师事务所讨论审计范围、直接交换审计意见及讨论重大审计问题,以减少经营者对事务所施加压力的“权力来源”。审计委员会制度在缓解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的压力、提高审计独立性方面将会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