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影响(2)
2025-04-30
三、针对利用新资产减值准则进行利润操纵问题的建议
1.加强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
被审计单位根据有关因素估计资产减值准备,这其中存在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而外部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类风险。因此为了规范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应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职责,并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各项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努力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
2.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如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存货可变现净值及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它要求会计人员准确理解和掌握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和经营目标进行全面深入了解。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越高,对资产减值的处理就越正确,企业就越不容易出现利润操纵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的力度。同时会计人员也应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努力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3.完善内部计提减值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应在采购与仓储、销售与收款、投资与决策、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建立一整套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全面掌握资产的质量状况,及时向财务部门反馈各类资产出现的问题与原因。其中的重点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各项资料的准确与完整,提供的财务数据真实可信,为资产减值准备的正确提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哲:资产减值准备不应成为上市公司利润的调节器.财会月刊(综合),2006;12
[2]颜嘉川:避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4
[3]孙欧: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之友,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