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舞弊表现及其审计(2)
2025-04-28
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因从事劳动、经营和投资而取得的各种所得所课征的税种的统称,或者说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而课征的税种的统称。我国目前的所得税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包括内资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种方式。以下表描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情况:
1991-2005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表
年份 税收总收入(亿元) 个人所得税 收入(亿元)比重(%)
1996 6910 193 2.8
1997 8234 259 3.1
1998 9262 338 3.7
1999 10683 414 3.9
2000 12661 660 5.2
2001 15157 996 6.6
2002 17004 1173 6.9
2003 20450 1418 6.8
2004 25718 1737 6.7
2005 30866 2094 6.8
由以上表看出,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税收收入增长速度看,所得税在逐年增高,其中个人所得税是我国近年来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税种之一。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经济利益的诱惑,个人所得税的舞弊普遍存在,我们必须对其审计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做好防范措施。
三、个人所得税的审计
(一)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审计目标,为实现个人所得税审计指明方向
个人所得税审计目标具体包括:(1)明确个人所得税内容的真实性。(2)明确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合规性。(3)明确个人所得税适从税率的合法性。(4)明确个人所得税减、免的合理性。(5)明确个人所得税纳税的时效性。(6)明确个人所得税会计报表列示的恰当性。
(二)确定科学的个人所得税审计程序,使个人所得税审计不偏离审计目标并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具体程序如下:(1)个人所得税业务控制制度审计。(2)个人所得税业务处理流程审计。(3)个人所得税会计信息审计。
(三)及时对个人所得税业务控制审计,为实现个人所得税审计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包括:(1)对个人所得税核算范围控制进行审计。(2)对个人所得税设置的科目控制进行审计。(3)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控制进行审计。
(四)重视对个人所得税业务处理流程审计,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个人所得税业务处理流程是:明细表→纳税鉴定/纳税通知→汇算清缴文件→计算税额。具体包括:(1)获取或编制明细表,查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总账数、报表数相等。(2)了解是否按纳税鉴定或纳税通知的税种、计税依据、税率来确定应纳税内容,减免税的范围和期限核实。(3)对税务部门的汇总清缴文件进行有效性分析,并与明细表进行核对。(4)检查各种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正确性。
(五)慎重地选择个人所得税的切入点,确保个人所得税审计目标的实现。
对个人所得税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审计的个人的收入支出等确定个人所得税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1)获取或编制个人所得税的明细表。其目的是为了复核个人所申报的加计数是否正确。(2)对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审计。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交纳个人所得税的多少,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准确与否,是个人所得税审计的重点。(3)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适用是否正确的审计。审计纳税人是否按税法规定的税率,有无隐瞒所得的性质,低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的现象;有无任意扩大减征范围的行为;有无任意扩大共同所得的纳税人数,以减少甚至逃避纳税义务的现象。(4)对减免个人所得税是否适用正确的审计。检查是否为照顾纳税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所规定的减免税。(5)了解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查清纳税人在某一段时间内取得收入的项数,每项数额多少,总数是多少,再和纳税人申报数相比,看两者是否一致,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说明纳税人没报或少报了收入数额。对于纳税人取得的收入,而支付方即代扣代缴人没有代扣代缴税款,则要追究代扣代缴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