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效益审计 为创建节约型社会服务(3)

2025-04-28


  (2)人力资源的效益审计。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是学生和教职员工,是学校最根本、最核心的资源。审计部门运用专门的方法,对高校人力资源投资、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效益性进行分析评价,以促进人力资源向着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发展。评价指标主要有师生比、师职比、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辅助人员结构比例、学生就业率等。 
  五、高校效益审计应注意的事项 
  1.审计方法。在审计方法上,效益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有共同的审计方法,但是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方法。因此,效益审计要与财务收支审计、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调查等审计相结合,既要开展事前审计,论证预测最佳决策方案;又要做好事中审计,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还要做好事后审计,分析、考核、评价预算执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 
  2.审计重点。围绕高校当前支出金额较大、教职工广泛关注的经济项目,对比较重大的投资项目以及管理不善、存在问题较多和损失浪费严重的项目应列为重点审计领域和范围,这样审计结果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审计工作才能受到更好的重视。 
  3.后续审计。高校效益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高高校及下属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因此,应在审计报告发布一段时间后,对审计单位进行后续审计,检查了解被审单位的改进情况和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

下一篇:矿井风险评价基础模型的研究与探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