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通过分析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结合高校技术本科定位的学科特点,从专门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讨论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财务管理 应用型本科 能力培养
自从1998年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并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中的“工商管理”大类以来,许多高校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不同高校对财务管理学科范围认识不同,使该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争议。财务管理本科的培养模式又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在确定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从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的角度,探讨其能力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定位
对于以技术本科作为办学定位的高校来说,培养的毕业生目标岗位主要是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实用性人才,或大型企业中中层和基层的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宽的知识面,还要求其具有适应目标岗位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鉴于此,本文认为技术本科的财务管理专业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制造企业财务工作的的专门人才。
二、能力培养模式
1.知识技能体系
财务管理是对财务主体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一系列资金运动、资本运作的管理,是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从此定义我们就知道财务管理培养的人才与传统的会计人才在功能上将有所区别,更侧重的是管理技能的培养。
(1)会计学
会计被称为“经济语言”,熟悉会计报表是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熟悉财务会计信息的记录、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和报告的各个环节,能熟练运用财务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并且掌握国内外同行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因此课程方面要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等。这些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将知识连贯成一个信息化的系统,从而达到为我们的经济决策提供出有用的参考信息。
(2)金融学
财务管理的学科名称源于理财学,而理财学属于金融学的范畴。因此金融学是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对金融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包括对基本金融理论、货币银行、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等,这些知识能帮助认识金融行业的发展规律、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尤其是证券投资产品方面。
(3)管理学
财务管理属于工商管理这一学科大类,很显然管理方面的知识体系必不可少。该知识主要是能帮助我们了解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一般运行规律,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和基本的管理原则。从而在将来的公司战略管理、营运管理方面起到知识的补充作用。
(4)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学中最重要的工具。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定量学科,与会计学科相比, 财务学更加强调高等数学的运用。
(5)计算机技能
作为21世纪的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会计信息化的普及,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在计算机能力方面不仅仅是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和进行文档处理,更需要精通常用的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神犬等。不仅要能熟练操作日常的账务处理,对于复杂程度相对更高的财务分析、成本时时监控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都要做到运用娴熟,从而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相关软件对企业进行财务方面的管理、监控、信息的及时反馈和跟踪。
(6)外语技能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