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其推行难点分析(2)

2025-04-29

  (三)改进审计业务流程,突出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性

  现代审计风险准则依据审计风险两要素模型,把审计业务流程和程序分为三个步骤:(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评估财务报表总体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即“风险评估程序”;(2)进行控制测试(必要时),测试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和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并据此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及进行实质性测试。注册会计师应首先花大力气去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再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3]。

  (四)增加强制性审计程序,保证审计质量

  现代审计风险准则针对实务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比传统模型规定了更多的强制性审计程序,以减少审计程序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保证。新的审计程序包括:(1)单独强调识别的风险中哪些是特别风险及完全依赖实质性测试程序的风险;(2)强调项目组内讨论的作用。ISA315指出,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同时,ISA315在评估风险中要求审计人员特别警惕仅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所无法提供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风险。

  (五)突出特殊审计考虑,增强审计效果

  现代审计风险准则重构认定层次类别,强调列报与披露。传统准则要求识别、评估和检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是用来区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现代审计风险模型重新划分的三个类别构成: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列报与披露。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实质性程序的确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等都体现了认定层次这三个类别的运用。将列报与披露问题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中分离出来,有助于提醒注册会计师注意列报与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单独针对列报与披露认定获取审计证据,对切实提高审计效果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此外,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还强调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修订后的会计报表审计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强调了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职业怀疑意识和能力越强,发现重大错报的概率就越大。

下一篇: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度量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