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3)
2025-04-27
4.开展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政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三)国家制定合理的法规和制度
1.国家对有些特殊、危险的工种,必须要求企业对员工加以安全培训,或者员工自己通过努力获得上岗证书,只有参加过合法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2.劳动部门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还规定不论受伤者是否为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其医疗费、陪护费、误工费等均由用工单位承担。
3.国家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维护和保障,劳动者自己在工作中也必须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同时,万一发生伤害事故,要依法索取应得的经济补偿必要时寻求法律的帮助。
4.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由于人文素质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安全行为水平,同一个企业或生产环境,同样的职工或领导,由于责任、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出现对安全生产的不同的安全行为及思考方式。因此要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与才能。要对员工放手,信任他们,人人参与企业安全管理之中,。
五、结束语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我们应该高兴,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小企业的进步中还隐藏这一个大的问题——安全生产与安全教育的滞后,未能获得与之同步的发展。究其最根本的一条,是员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观念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整体氛围,采各种措施,认真地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凯盛,林源华,谭苏娟。别让大象踩扁你。中信出版社。2003年9月
[2]马向群。管人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徐德蜀,邱成。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4]蒋庆其。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5月
[5]孟燕华,胡广霞。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6]孟燕华。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7]赵秋生。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8]于广涛。传统习惯和安全事故。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年第3期,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