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2025-04-26

  一、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行内部控制 
  1.组织规划控制。 
  组织规划控制是指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其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客观上需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以保障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2.法规制度控制。 
  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规章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自觉地控制。 
  3.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运营、财务及资本等的年度总收支计划。企业通过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可及时发现预算差异,分析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措施,实施动态控制,确保预算的严格执行。预算资金应实行审批制度。 
  4.业务程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标准程序和规范手续对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5.文件记录控制。正确的文件记录既是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的手段,又是企业保持工作效率,贯彻企业经营管理方针的基础。 
  6.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指通过会计的核算和监督系统所进行的控制,主要包括会计凭证控制、复式记账控制、会计账簿控制、会计报表及其财务成果控制。企业应当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控制规范,对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和编报,完善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充分发挥会计系统的控制职能。 
  7.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指那些若由一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或舞弊的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通常,企业的经济业务可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上述步骤如能由不同的部门履行,就能使不相容职务分离,譬如:保管和记录的职务分离;授权和执行的职务分离,执行和审查的职务分离,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包办兼任。从而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极容易发生舞弊行为。 
  8.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的授权批准程序进行控制。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形式。一般授权指办理常规业务时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其时效性一般较长;特别授权指对办理例外的、非常规性交易事项的权力、条件和责任的特殊规定,通常时效短。如:非经常的、重大的筹资行为、投资决策等。无论采用何种授权方式,都应当建立授权批准体系。在公司制企业中,通常是由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再由董事会授权给企业总经理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的各级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都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9.风险防范控制。 
  风险防范是企业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难免会遇到各类风险。故此,企业可建立企业风险评估机制,设立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而有效地防范和规避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确保公司稳健运行。 
  10.财产保全控制。 
  财产保全控制是指为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而采取的各项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 
  (1)限制接近。应当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企业的各种财产物资只有经过授权,才允许被接触或处理,以保证资产的安全。 
  (2)记录监控。建立资产档案,资产的增减变动应及时全面予以记录。加强资产所有权证的管理。 

下一篇: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