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县残联加大对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力度,为了确保建房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比一般农户中等偏下的水平建设,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各镇上报危房改造户103人,经过认真摸底筛选已落实46户,其中42户入住,4户待装修,其余4户正在建设中。
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展示了政府为残疾人办实事的能力和决心。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地位和威信,密切了党群关系。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残疾人事业和残联工作的知名度,促进了残疾人组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残疾人与我们共同迈进小康社会。
四、残疾人保障金征收和就业培训工作进展顺利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各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在就业和征收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各单位正确认识企业自主用人与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关系。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与乱收费的关系,增进了社会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倡导经济效益较好,工作岗位又相对适合残疾人身体条件的企业,尽量调剂一些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今年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71人,其中集体就业16人,个体从业32人,按比例就业23人。新增就业培训基地5个,分别是党校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盲人按摩培训基地、承派汽修培训基地、大水桶足疗院培训基地、健宇按摩培训基地。
2009年市残联、地税局下达我县保障金征收任务55万元,较上年增加5万元。为确保征收任务的完成,县财政、地税、残联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及时交换数据、沟通情况,努力做好操作层面的各项工作,使就业保障金征缴面进一步拓宽。特别是地税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及时召开残保金征收工作会议,解决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任务分解到所,责任明确到人,税务部门有效地征收机制和职能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县158个财政拨款单位划转就业保障金25万元。131个企业单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0万元,完成上级下达的征收任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于我县实施残疾人的康复、就业培训和提高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13名城镇个体就业残疾人进行了就业扶持,每名残疾人扶持500—2000元;九月上旬对农村10户具有劳动能力的特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扶持,给予每户特困残疾人家庭1000元的生产、生活启动资金,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重拾生活的信心。充分发挥了就业保障金在“助残、扶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为拓宽残疾人就业门路,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今年六月份县残联与就业局配合开展了残疾人创业培训和电脑操作培训,共有35名残疾人免费参加培训。10月下旬,蹦蹦猴食品公司为17名残疾人安置集中就业。11月份残联在各个镇举办了农村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了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业培训,共培训残疾人470人,提高了农村残疾人种养殖水平。
五、开展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5月17日是第十九个法定助残日,我县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具体的助残活动:18日组织了大规模的街头助残活动,全县各医疗单位开展了义诊和捐赠药品活动,义诊人数达300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4000余元;司法局、148法援中心为残疾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教育局、残联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传单3000余份,老年秧歌队沿街进行了宣传活动;18日下午,县四大班子及教育局、卫生局、残联等领导看望慰问了二完小残疾儿童培智班和隆兴昌镇敬老院,并为二小弱智班的孩子赠送了校服、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为敬老院的肢体残疾老人赠送了轮椅和拐杖;助残活动期间有108个县直单位对118户残疾人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价值24000多元的生活用品,解决了这些困难户的燃眉之急;县直中小学就近、就便到残疾人家庭开展助残活动,校园健、残学生开展了“手拉手、结队子、献爱心”活动,通过一周的助残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增进了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对提高社会助残意识,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