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审计关。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检查是否坚持了收支两条线;有无坐收坐支;检查审批程序是否到位,有无越级审批;检查是否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原则,有无越标列支;检查票据“三章、五有、一不超”(“三章”即单位公章、经办人手章、审批负责人签章;“五有”即有日期、名称、数量、金额、用途;“一不超”即报销交易所金额项目不超出审批权限和标准);有无白据入帐;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等。
(六)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村务公开
村务公开是广大农牧民参与农村各项工作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公开时间上实行了每月公开制;在公开内容上将原有15项内容增加到30多项内容,将领导关注、群众关心,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事项列为公开的重点。在公开程序上:村内事务公开在加盖村委公盖后还必须交村民议事小组审核,财务公开资料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后加盖理财小组专用章及财务管理专用章,三章齐全后再交公开监督小组审查加盖两公开监督小组专用章。在公开形式及地点上:采取固定公开与入户公开相结合,在办公室设立固定公开版面的基础上,每年两次入户发放公开表并发放征求意见表,收集群众意见。在公开管理上:每个村都建立了两公开档案,对每期公开资料,均进行了收集、整理、装订归档,做到资料齐全,有案可查。我乡的村务公开在时间、内容、程序、形式、地点、管理几方面的规范,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