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4)

2025-04-27

  该区域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要因地制宜、三次产业兼顾,发展特色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以特色旅游和农业服务业为主。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为依托,深度发展特色品牌旅游业,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购物等服务业,建设都江堰-大邑-邛崃-蒲江生态旅游基地。针对本区域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和较多数量的农民,应立足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用文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将**建设成为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独具特色的现代文化强市。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年均增长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实现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的转变,从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的转变,从以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及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的转变。

  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对经营性文化领域,应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按照“入世”承诺引进外资,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格局;通过建立文化发展微观运行机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改革国家办的文化单位为重点,通过企业转制,培养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

  2。实施集团化,品牌化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集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和传媒集团。加快广电和报业等跨媒体合作,培育发展大型演艺公司,推动传媒业和演出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印务产业和印务集团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文化企业在蓉发展。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外销,提高外销额占全市文化产业产值的比重。

  打造三大文化品牌。推出系列和**关联的“大熊猫文化”品牌活动,规划建设大熊猫生态产业园,实施“大熊猫家乡游”文化旅游活动,举办服务大熊猫文化旅游的节庆活动,打造“大熊猫文化”品牌。统筹整合金沙文化资源,举办古蜀文化艺术节,建设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发金沙关联文化产品,打造与运营“金沙文化”品牌。以水文化为主题,建设都江堰水利文化博物馆、大禹专题纪念馆、道教文化园区,办好清明放水节、李冰文化节和道教文化节,提升“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文化品牌。整合开发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两大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和跨所有制发展。

  3.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培育和引进拥有一批有竞争力的游戏制造企业和营运商,形成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建设数字娱乐软件园,筹建卡通动漫娱乐体验主题公园,打造“数字娱乐**造”品牌。建设数字娱乐体验基地和网络消费体系,加大数字娱乐的传播力度,形成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的产业链,把**建成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第四大基地。

  繁荣传媒产业。鼓励出版一批有文化内涵、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图书系列,打造出版业的精品图书品牌。成立**网络出版社,引导网络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广播电视名牌栏目、名牌主持,进一步提高收听、收视率。拍摄制作一批优秀电视剧、专题片和广播剧。组建**广播电视总台,积极争取开办**电视台卫视节目。推出综合各种传媒手段的强档娱乐节目,打造一批精品娱乐节目。扶持体育休闲、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市场环境。

下一篇:2024年县人事人才工作计划要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