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规划(2)

2025-04-29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面积(亩)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368

  112水田80

  114旱地1288

  12园地小

  计370

  121果园280

  125其他园地90

  13林地小计780

  131有林地580

  132疏林地200

  15其他农用地小计129

  153农村道路115

  154坑塘水面9

  156农田水利用5

  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小计89

  203农村居民点89

  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567

  合计6306

  2、全村居民点现状分析

  该村范围内,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村委会所在地相对集中有5个居民点,但都规模较小,最大的居民点居住有20户左右,全村居民点分布较乱。

  3、农房建设质量分析

  ***村除8%属砖混结构村民住宅外,其余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住宅,均为村民自建房,建筑时间参差不齐,建筑风格各异,配套设施不全,人畜未有效分离,总体质量较差。

  4、居住条件分析

  村内无公共绿地,无专门的公共活动场所,社会生活单调,居民生活、采暖以山柴为主要燃料,无统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点。村内交通状况相对较好,6个社均通社道,90%的入户路为泥结石路,以公路和文明路为主的村社路网基本形成。

  5、经济发展分析

  ***村属***乡规划确定的蔬菜,干果、水果规模发展区,今后乡域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投入,继续发展以柑橘、核桃为主。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南江黄羊、生猪、小家禽的种养规模,增加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仅1.02亩。

  (二)无支柱产业,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二、三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服务水平低。

  (三)村民居住分散,人均宅基地面积大,住房平面布局较为混乱,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

  (四)公共设施不全,无农民集中活动地点,无集中绿化和安全管理机制。

  (五)基础设施不配套,村道路系统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禽畜养殖方式和养殖地点安排不合理,农户生活垃圾没有规范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一)规划依据

  1、国家与四川省的村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村庄规划标准》;

  3、《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材料》;

  4、《***乡集镇规划》;

  5、《***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6、《***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

  8、国家、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9、县委、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措施发展村庄自身建设,改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达到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逐步发展成为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则

  1、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结合该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兼顾,综合布署该村的各项建设项目。

  2、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村庄的各项建设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减相适应。

下一篇:2024年电力公司煤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