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劳务输出人员后顾之忧较多,如:子女上学不方便,承包地抛荒较多,老人抚养不周全等。
3、部分劳务输出人员工资、福利、医疗、保险等不能及时兑现,以及坑骗农民工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比较薄弱,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劳务输转本身所具有的投入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以及有利于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培养本土人才、改善生态环境等优势,非常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虽然劳务输出收入对当地税收没有直接影响,但大部分劳务收入返还家乡,缩小了贫困面,相应地也减少了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同时拉动了当地农村消费。劳务输转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各级政府,应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转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吸引外出劳务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实行产业、行业导向,规范和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经济实体,特别是鼓励返乡人员投资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发展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2、加大对劳务输出的投入。 我镇农村劳务输出长期以苦力型劳务为主,这些年虽然技术性、智力型劳务输出有所增加,但是以“苦力”型为主的基本格局还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有效的就业培训,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首先要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对一些特别贫困的农民,从培训经费上给予扶持或补贴。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的培训机制,把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面向农民,开设各种培训期短、实用性强、收费低廉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民工夜校等,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提高劳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劳动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总体经济效益。
3、优化环境,积极鼓励外出民工返乡创业。
对返乡创业人员带回的资金投入的项目,给予从外引进资金的同样优惠待遇,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帮助他们返乡创业,为发展家乡的经济贡献力量。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打工潮”走向“创业潮”,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双赢”目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总结我镇农村劳务输转工作,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随着劳务输转工作逐步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镇劳务输转工作将沿着健康发展的轨道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