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3)
2025-04-26
3、农村环境卫生令人堪忧。一直以来,我们对农村的规划建设缺乏有力的指导和管理,农村投入相对短缺,农村建设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民房设计单一、道路建设粗糙,厕所乱建,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流、人畜混居现象随处可见,管理杂乱无序。
4、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掌握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不强。不少地方封建迷信盛行、陈规陋习严重。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素质需要。
(二)发展机遇
1、我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2、中央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如取消农业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卫生和教育等公共事业建设投入等。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发展农村的路子,如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我国广东、山东和江西等省新农村建设都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
3、省委、省政府“湘西大开发”升温。我州是全省唯一进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区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随着省委、省政府“湘西大开发”战略的升温,省直部门和长、衡、株、潭、常、岳六地市对口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州将得到更多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
4、成功范例提供了建设经验。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发展农村的路子,如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我国广东、山东和江西等省新农村建设都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
5、我州农村具备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州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广大农民群众盼望加快发展,这些都有利于我州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我州新农村建设。
三、我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及建议
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我感受最深的是,当前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一思想、宣传发动、科学规划、点面结合、加大投入上下功夫。
(一)统一思想。一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我州实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反映;不仅是加快我州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我州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不仅是当前的中心任务,也是今后的奋斗目标。因此,全州上下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基础在村,关键在县市。各县市、乡镇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好“州里统筹,县市组织、乡镇主抓、村寨实施”的工作运行机制。州要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负责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并做好驻村工作组的管理工作。各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尽快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资金扶持,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核,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和技能培训工作。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全面了解产业发展、村庄道路、住房结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制度管理和班子建设等情况,因地制宜,帮助村组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发动群众,形成合力,开好头起好步。州、县市直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搞好村庄规划,并提供楼院设计图纸供农民参考;交通、水利、水电、教育和卫生等部门要搞好农村通路、通水、通电以及学校和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其他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三要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中抽查、年底考核验收,奖优罚劣,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