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紧密结合“服务企业年”、“项目建设年”、“党组织服务年”活动,通过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典型示范带动,“三管齐下”,夯实全县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
项目夯实基础。我县紧密结合“项目建设年”活动,充分发挥市、县、镇三级指导员作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倾力扎实推进新农村项目建设。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县30个重点行政村共规划项目309个,计划总投资6085.6万元。其中,12个市领导联系点项目177个,计划总投资2904.9万元。全县309个项目在建68个,已竣工91个,完成投资2540万元,完成投资总额41.74%。其中,12个市领导联系点项目177个项目在建45个,已竣工53个,完成投资1303.8万元,完成44.88%。
一、加强经济工作
我县通过加大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农业经济格局,有效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北通镇通过明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兴花木培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牵头,初步建成了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等七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明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北通镇楠垌村建设了200多亩明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带动了福旺镇北兰村、龙门镇平黄村、小江镇沙江村等3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450亩,日产量将近1万斤,促进示范区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北通镇勒山村农民合作经济协会通过建设基地带动,全村香蕉种植面积318亩,辐射到了周边的村委连片种植2万多亩,荔枝种植面积520亩,有200多名农副产品流通人员活跃在海南、黑龙江、河北等地;官垌鱼协会“小水窝养大鱼”形成了一定规模,全镇共有7900多户农户养鱼,养鱼面积1871亩,鱼产量98.8万公斤,产值1100多万元。目前,我县已建立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50多个,会员25000多人。
二、典型带动发展。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示范点,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精品村。北通镇清湖村群众自筹资金8000元,投工投劳建设了标准化篮球场1个;自筹资金10万多元,建设了村门楼1座;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2000米机耕路,建设“三面光”水利灌溉渠道2000多米;争取落实人饮安全项目,建设投资60多万元的2个自来水人饮工程;投资5万元建设候车亭1个。龙门镇长平村通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穿针引线,争取到了外出创业成功老板曾业华35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在瓦鱼埇村集中抓了休闲场所、村中公园、篮球场、凉亭等建设,铺建了500平方米硬底化场地,建沼气池19座,建树围10个、花池6个,生态鱼塘2个,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了该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通过实施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了该县新农村建设的热潮,涌现了小江镇木麻根村委杨桃根村、寨圩镇六鸦新村、泉水镇小蒙屯村委江富湾村、乐民镇莫村村委乐马新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