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激活资本,引导民间加大投入。民间具有着巨大的投资潜力,统计显示,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7万亿元,比2001年增加1.35万亿元,城乡居民实际持有金融资产总量达9.8万亿元以上。2003年,修水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42615万元,比2002年增长5.86%。这些以存款方式汇集于金融机构货币资金,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机制有效地转化为资本投资资金。城乡居民的货币资金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本身就是民营资本和民营经济增长的过程。一是建立以民营企业、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征用、信用评估、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体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资信调查评估,进行事前风险防范;二是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各类金融机构在贷款政策、贷款利率上要将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同等对待,在条件审查、办理程序上要更加灵活便利,努力开展票据融资业务,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扩大贷款范围和规模;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鼓励多种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吸纳民间资金组建商业担保机构。修水县按照“政府启动、民间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分别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9月份成立了修水县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修水县赣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由政府出资700万元注册成立,目前已开展了15笔担保业务。赣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由财政注资300万元启动,由民营企业赣宁实业公司350万元控股,另外吸纳了几家民企资金400万元,合计资本1050万元注册成立,今年选择20户以上优势民营企业开展担保业务,担保额度预计可达1个亿以上,将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提供又一新的宽广途径。另外,县财政每年提取当年新增税收的2%,建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基金;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贫困地区县域解决投入不足的不二法门,民营经济壮大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招商引资工作成绩不断取得的过程。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工作,一个县招商引资的好坏,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要注重优惠政策的完善和坚持,制定好配套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差距体现》 刘潘平
《解读县域经济排行榜》 《东南早报》2003年11月3日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冯兴吾 芮加清 杨仕田
《民营在中国》 黄文夫
作者:李晨峰,1954年出生,大学学历,历任中共修水县委常委、修水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县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