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项目效益评价
8.1经济效益
2004年建设1.26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可向市场提供各类鲜菜4505万公斤,平均亩产3575.4公斤,平均亩产值1595.3元,总产值达2010.1万元,扣除各类直接生产费用投入602万元,增加纯收入达1408.1万元,投产比为1∶3,一年内可收回全部投入成本,项目区种植蔬菜的农户人均新增纯收入613元,从而达到人均纯收入1583元,较项目实施前经济收入提高63.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详见投资效益表3)
8.1.1 公斤成本核算
总成本=800元/栋×20栋+260元/亩×1.26万亩(人工)+592.5万元=921.7万元
单位产品成本 0.19元
投资估算 78.3+514.2=592.5(万元)
产品利润 0.26元
投资回收期=592.5/1191.3=0.5(年),即6个月可收回投资
投资利润率=1191.3/921.7×100%=129.3%
财务净现值=(1191.3-592.5)/(1+3.2%)=580.2(万元)
财务内部报酬率=3.2%+580.2/(580.2-568.1)×2.2%=108.7%
8.1.2 亩成本核算
(亩)总成本=xxx
(亩)总投资=xx
亩销售费=xx亩锐金xxx亩年纯收入=xxx=708.2元
BEP=xxx
EBP=xxx
8.2社会效益
建设蔬菜基地12600亩,进一步推动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同时也为X区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另外,秋季复种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3000人,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3生态效益
X区蔬菜生产均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规模小,随意性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使用过量农药、化肥来获得高产,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减退。项目建成后以示范区作为样板,总结完善无公害蔬菜栽培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可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9 结论与建议
项目立项依据充分,技术路线科学,目标明确,完全符合国家发展农业生产政策和区域经济特色,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实施措施有力,项目实施有基础、有原料,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实施后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所以,实施该项目是可行必要的。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农民收入增加,项目区菜农良种意识 、市场经济意识明显增强,栽培管理技术明显提高。实施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加速项目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