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2)

2025-04-30


  加强旅游软件建设是树立产业形象的关键,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一是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市场型旅游产业人才。一方面要引进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高级业务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举办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培训班,加强专业化知识以及WTO有关规则的宣传教育;同时还要在实践中锻炼一批人才。二是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要按照旅游管理条例等行业管理法规制度,对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市场、旅游从业人员等,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推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着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要以开展宾馆饭店升级达标、景区(点)升A级等活动为载体,克服服务程序,服务标准不到位等现象,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以崭新的姿态和良好的形象与国际旅游服务接轨。

  四、坚持中心景区(点)建设与分散景区(点)建设相结合,大力构建完整的区域旅游体系
  各地旅游总体规则、建设、开发、营销,要充分体现重点与一般、整体与局部的原则。就一个地区而言,中心景区(点)建设是龙头是重点,分散的景区(点)建设是龙身是一般;中心景区(点)建设是主要矛盾,分散的景区(点)建设是次要矛盾。必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住主要矛盾,妥善外理好次要矛盾,从而防止工作的片面性。襄樊市在旅游景区(点)的建设、开发过程中,把襄樊城区作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修复了昭明台、仿汉一条街、古城墙、诸葛亮文化广场等景点,这些景点的相继建成,为襄樊增添了光彩,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但各县(市)区的旅游景点建设显得滞后,长此以往,襄樊市景区建设也就只见龙头,不见龙身;只见皓月当空,不见繁星满天。相反,有了各地旅游景点的辉映、衬托,襄樊市才真正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航空母舰"。
  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一方面要把各地景点开发、建设,放在整个区域旅游的大格局中去统筹考虑,以形成完整的旅游体系。另一方面,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在挖掘推销中心区历史人文资源的同时,要大力拓展周边的旅游资源市场。襄樊市要把地处所属县(市)的刘秀故里白水寺、雕龙碑古文化遗址、佛教文化遗址白竹园寺、道教文化遗址、唐梓山等等,一并纳入襄樊市旅游热线之中,借国内大旅游线、大景区、逐步带"热"带"活"小旅游线、小景区,龙头带龙身,一活百活。

  五、坚持利用内资与吸引外资相结合,多措并举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旅游业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的产业,政府的投入十分有限,必须转变观念,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手段,既要重视向国外开放引进资金,也不要忽视国内特别是民间筹集资金,要贯彻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多措并举突破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一是拓展市场融资渠道,引导全社会办旅游。要积极主动进入资本市场,筹措国内资金。要利用股票上市,债券发行、项目融资、股权转换、产权置换等多种融资渠道,引导全社会兴办旅游产业。二是对小景区、景点项目采取卖断经营权,转让、租赁、资源折股等多种形式,加快盘活存量,整合资源。三是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进行开发,对大的旅游投资项目要采取参股控股,经营权拍卖等方式,广泛吸引资金。四是推进各景区(点)公司化,实行景区(点)经营市场化。五是利用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各地要制定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引进外资。通过各种招商洽谈会和因特网等信息网络,发布招商引资信息,推介本地旅游招商项目,吸引外来投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抢抓机遇,加强与跨国公司、财团的联系,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旅游产业。

  六、坚持旅游项目建设与管理相结合,构筑与区域大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建设管理机制
  旅游业的各种项目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一定要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一个地方的旅游项目建设再好,设施再完善配套,如果管理不好,就会人为的破坏缩短旅游硬件的寿命,造成损毁资源和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克服重建轻管的现象。一是各地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组成强有力的旅游建设管理领导专班,明确职责、常抓不懈。二是旅游主管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依法行政,加强行业管理,搞好服务。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拓展客源市场。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尤其是加强各类旅游节庆活动。

下一篇:免征农业税后农民群众的思想变化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