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多年电子政务建设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为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奠定了充实的基础。如何全面认识电子政务所涉及的工作、建设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工作重点,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
根据实践经验,笔者画出新一代电子政务总体架构图。这张图与传统的IT界总体架构图本质区别在于: 本图描述的是电子政务工程从宏观的角度需解决的需求、建设目标与项目重点实现的内容; 而后者主要是从技术角度描述技术架构。
梳理三类需求
电子政务的需求从总体上可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1. 办公与业务类需求
机关工作高度概况就是“办公”两个字,可分为政务共性基础办公,即每个部委都有的办文、办案、办会、督查、档案、领导活动、保密与管理等,这一类信息中有一部分是可以移到外网向公众发布或与公众互动办公; 政务个性职能业务办公,即各部委办局所分管的、其他部委不承担的职能业务工作,由其衍生出政府部门间的协内办公与公共应急系统; 共性行政事务管理办公,即机关内部的人事、党务、财务、资产、图书、保卫与后勤服务等。后二类的信息延伸又转入第一类系统作为共性办公信息资源,如形成请示、报告、文件、档案和统计数据等。三者间的关系见图2。
上述三类办公系统共性特点是根据传统的工作对象与内容,即信息资源对象与内容,设计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息系统。因此,就需对传统的工作内容进行归纳、分类,提炼出即符合传统工作方式又符合计算机系统特点的新信息资源分类体系,该体系又可具体分“办公与业务信息资源”、“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和“系统支撑信息资源”(详细内容见后续文章)。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要解决好这三类信息如何统一规划、统一分类、统一应用、统一存储、统一管理与按统一权限控制、安全可靠地共享的问题。
2. 技术实现类需求
3. 管理工作类需求
综合管理需求: 主要包括各级别领导、各部门传统的管理工作如何利用信息系统辅助实现。信息系统辅助实现管理的特点表现为统一的、可按管理者的要求强制执行。
新定各类标准与规章制度需求: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将上述“办公业务、综合管理、安全保密与技术实现”四大类需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应用、统一管理。
扶持自主创新需求: 扶持民族IT企业是从根本上解决涉密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密模型、研发出符合我国电子政务业务需求模型和技术实现模型的唯一出路。
项目建设目标
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大致可为如下层次: 一是具体建设的内容,二是系统实现的功能,三是系统达到的效果,四是最终实现的目标。
具体建设的内容
建设三个支撑平台。一是建设硬件支撑平台,显然,没有必要的硬件条件,就谈不上信息系统; 二是建设软件支撑平台,多数软件建设还处于分散的方式,软件作为系统工程建设基本还没有走上正轨; 三是建设安全保密支撑平台,各种密级的信息将全部入网,入网后的信息如何保障不丢失、不泄密是至关重要的。
形成三个模型
形成业务实现模型。在所有模型中,设计科学的业务模型至关重要,需要创新符合我国机关实际情况的业务模型。
形成安全保密模型。其难点在于如何将传统的安全保密管理需求,用信息技术辅助实现入网信息不失控、又要确保范围和安全可靠。
形成技术实现模型。目前多数单位电子政务建设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软、硬件技术实现模型,遇到深层次业务需求时,就无法全面解决,一旦国外软件公司的产品全面升级,就又面临着是跟着升级还是报废的两难境地。
提炼三个创新
创新项目建设模式。新一代电子政务建设要根据我国实际国情,研究全新的建设模式,继承国家投资形成的综合科技创新成果,走向大联合建设是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