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围绕增强水文发展的支撑能力抓整改。其一,加快基本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与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贯彻水文规划编制的全过程,认真编制好《湖北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和《湖北省水文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抓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基本建设管理。重点抓好招标投标、合同、资金、质量等建设管理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质量和进度。其二,加强水文勘测基础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站网,补充流域未控区和行政未控区的水文站网;扩充新建部分站网,特别是增加山洪灾害预警监测站网,地下水、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增加为大型水资源工程调度服务的工程站网,增加城市水文站网、泥沙监测站网、水质水环境监测站网等。其三、加强水文基础技术研究。加强对水文传统勘测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包括河道控制受冲淤、受变动回水,受涨落等影响的水文勘测问题,改善水文勘测条件;加强对受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勘测方式方法研究,解决受水利水电工程影响,受橡胶坝等城市景观河道改造工程及其他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勘测方法,改善水文控制条件;加强对水文站勘测设施设备配置方式进行研究,逐步统一规范不同地区、不同功能水文站的勘测设施设备的配置方式。
三是围绕推动建立水文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抓整改。其一,把理顺水文管理体制机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方努力,力争早日理顺湖北水文管理体制机制。其二,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稳定的投入机制。重点是根据事权划分原则,建立省市县各级财政分摊等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其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针对水文工作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制订和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对那些因时间推移和事业发展已经明显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条款进行修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制订新的规定,截至目前已制订和修改完善《全省水文系统目标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其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生产课题研究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推行项目负责人制,让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每年举办一次全系统的勘测工技能竞赛,锻炼一批一线岗位能手,加强岗位技能培训,让一线岗位能手迅速成长;加强学术交流,每年组织召开1次学术交流会,在全省水文上下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四是围绕树立水文新形象抓整改。把转变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委学习实践活动专项整改会议和省厅文件要求,着力解决“八个方面”的问题,推进“六型机关”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减少和压缩会议、文件和各类评比检查。积极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大力开展“惠民月”活动,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去年落实了全系统109名工人技师的聘任;今年又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工人解决了聘任初级技术职务的问题。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离退休党员干部93人次,发放慰问金17900元。狠抓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去年底印发了《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廉政建设的通知》,安排双节反腐倡廉工作,对党员干部提出“五防”要求;召开了全省水文系统述廉会议,传达学习中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厅纪检组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从领导干部抓起,组织处以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让群众监督评判;加强工程和节日期间的督查检查,有效防止和克服铺张浪费、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等不良现象。
三、主要成效
在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初步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成效比较明显。
(一)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水文思路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通过深入学习,全体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思想进一步解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得到有效转变,树立了水文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深刻认识了省情、水情特征,对可持续发展水文思路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加快发展信息化水文、现代化水文的共识,强化了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逐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贯彻落实水文发展新思路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