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问题
体育消费属于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样的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目前来讲,没有政策遵循。如:体育彩票是由政府给予的一项很优惠的体育产业政策,在目前情况下也是增加体育消费的一项有效的途径,但是体育彩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立稳定的发行政策。
4、体育市场主体成熟度问题
体育市场主体主要指体育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从供给方看,市场主体在企业规模、组织形式(如公司化)、经营方式(跨国经营、连锁经营、委托代理经营少)等方面发展都很不成熟,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数量和品种单一、营销手段和方式(尤其是服务营销)、市场反应速度以及创造需求的能力等方面与市场的需求有大的差距。从需求方看,市场主体在体育消费者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消费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
5.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问题
目前中国体育市场人才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大学有培养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目前主要缺乏的经营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素质的通才。主要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体育企业家队伍:一类是学有所长、技有专攻的专才。主要指对某一项目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有实际营销经验和技能的销售人员队伍。体育经营人才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
三、我国体育经济开发策略选择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进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作为个经济部门,其规模、结构和层次都没有达到个完成熟的产业部门的水平,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我国的体育产业水平与国情不相协调。针对目前的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发我国的体育经济。
1.尽快组织修订和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制定与之相吻合的体育经济政策,加快体育经济的人才的培养,积极抓各地体育设施的开发和利用,抓好体育彩票的发行丁作,在体育彩票的公益金收益中抽取一定比例资金设立体育的发展基金,对欠发达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实行政策倾斜与扶植,在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2.深化体育职业化改革
众所周知,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是竞赛表演,这是职业体育产品的卖点,也是消费者观赏比赛的利益所在。如何让这种表演成为经济动力,关键就在于职业俱乐部,在西方发达国家,球员、俱乐部和联盟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制约,这一点正是一项产业成熟的标志。体育职业化己经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发展中国家要大步跟上。就我国而言,提高职业体育俱乐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经营管理水平,是培育和和发展我国竞赛表演体育市场的核心。
3.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阶段,体制需要不断创新,产业结构必须优化。除了按市场规律进行发展外还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首先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4.培养体育消费习惯与消费市场
日韩世界杯,中国队的首次入围激发了前所未有的足球热潮;一个姚明所蕴涵的价值,更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刘翔的出现,一次次将全国人民的奥运狂潮掀起再掀……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体育与民族情结、国家兴衰联系到了一起的时候,它所迸发出来的潜力是惊人的,完全可以影响国人的体育消费习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体育消费市场。然而,体育市场作为一个以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目标的市场,它富有弹性,不能以“民族”一词蔽之,体育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是需要经营者去了解和把握的,同时也是需要经营者和管理者去开发和挖掘的,只有这样,这个市场才能不断壮大,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