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工作总结-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2)
2025-04-28
抓舆论宣传,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正确的导向。在舆论宣传工作中,始终注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舆论导向,遵循宣传规律,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每年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有关宣传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年度的宣传思想工作;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工作重点,把宣传工作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制定年度的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制定并落实兑现了对外宣传奖励政策,调动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为进一步理顺对外宣传工作,2002年县委研究决定,成立对外宣传办公室,对全县的对外宣传进行管理;制定了“形势报告会”、“新闻评阅”等5个制度,规范了新闻宣传工作,确保了舆论导向正确和新闻宣传安全;为加强宣传阵地建设,1998年4月创办了《漾濞宣传》,2002年6月创办了《大理日报●漾濞版》,并于2003年改为内部刊物《漾濞时讯》,由每月2期发展到周刊;成立了县有线电视台,与县广播电视局合署办公,经多方努力和协调,我县电视宣传设备得到不断更新,人员得到加强,使我县电视宣传的落后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县有线电视台的新闻从每周1组到3组,有力地提高了我县的对外宣传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好与外界媒体的合作,2002年首届核桃文化节前,在昆举办了核桃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中央和省州县51家新闻媒体78位记者参加,节日期间,有30多家新闻媒体80多位记者到漾濞采访报道,高密度、强效应地宣传了漾濞,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了漾濞对外开放的形象,增强了全县各族人民的凝聚力。2004年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在我县举行,各级各类媒体聚集漾濞,对我县进行了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外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州对县的对外宣传工作考核中,我县的对外宣传工作年年名列全州前茅,在省州级媒体上的宣传上稿量居全州前列,在国家级媒体上的宣传上稿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上的宣传上稿量在逐年上升,《漾濞彝家》等一批对外宣传专题片在各级各类媒体播出,大大提高了漾濞的知名度。在社会宣传方面,把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全县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在《漾濞时讯》和县有线电视台上开辟相关专栏,对重点工作进行宣传,“三讲”、“三学”、“国企改革”、“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督查视野”等专栏的开辟,极大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了每年的“两会”等重大活动的宣传工作,把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及时传达到人民群众中;举办各类大型的专题文艺晚会、知识竞赛、英雄事迹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比赛、理论研讨会80多场次;出版发行了“漾濞风光”邮资明信片、邮册、个性化邮票各1版和《歌飞核桃源》1书以及《中国核桃之乡——漾濞》对外宣传画册;党报党刊订阅任务完成情况一年好于一年,2002年,已跃居全州第一;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做好揭批封建迷信及“法轮功”等邪教的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社会稳定。
抓文化建设,推进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抓实文化工作,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一直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多年来坚持抓好文化工作不松懈,“三下乡”活动遍及全县,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深入全县农村,把科技知识、精神食粮、先进观念传播到群众之中,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家门口;坚持每年组团参加州民族文化广场演出、三月街开幕式文艺汇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大山深处》获文艺汇演一等奖,《春》获三等奖,《欢乐的热麦若》获优秀奖,《三月花潮》获表演优秀奖,舞蹈《祝福》、《蕉叶声声》获蝶泉杯二等奖。有600多名演员参加演出的大型文艺节目《核桃神韵》在首届核桃文化节开幕式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漾濞民间故事集》等一批图书出版发行,在《漾濞时讯》上开设副刊版,培养了业余创作队伍,县内作者的大批文艺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刊发,全县形成了较好的文艺创作氛围;苍山崖画、云龙桥、石门关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景区的保护和开发进一步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和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