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灾情特点,秉持生态、节能、科技、环保的先进理念,借重建的机会,重新谋划城镇建设格局,不再以小城镇建设的观念来考虑重建,而是以城市的观念来谋划市政重建,从打造宜居城市的角度,立足长远,高标准、高起点地去重新修订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以保证城镇建设规划的引领和指导地位。
今后新增的项目,要从产业、能源、消费低碳化等着眼,走低碳重建的道路,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企业灾后不再引进。
内引外联,争取外来援建,加速镇域经济发展。
灾害变成了新民镇阔步前进的动力,给新民镇带来了一次艰难的起跳。
重建家园,爱心向灾区聚集
受灾后的新民镇,处处伤痕,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重建。
在人力最多的时候,从3个部门、8个乡镇抽调了四百多人参与救灾,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向灾区捐赠款物。在云南的一位新民籍建筑老板陈祥明一个人就向灾区捐赠了10万,连一个民间乐队也通过义演的方式为灾区募集赈灾资金2589元。
"我们就是要通过多种渠道,动员爱心人士参与灾区的重建!"镇党委的意见很明确。
爱心在渊源不绝地向灾区汇集,每一笔捐款,都承载着一份对灾区沉甸甸的爱意。
重建家园,见证制度优越,崛起灾区信心
"灾区人民感谢党的关怀!"
走进冒合村,在公路两旁、农家门前挂有不少群众自己写的标语,籍以表达灾民心中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激。
各级党和政府对灾区的生产自救和重建给予了极大的光怀,在资金、救灾物资、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市、县领导在视察灾情时明确要求重建步伐必须加快,灾民生活必须得到保障,灾区生产必须做好安排,要对重建家园充满信心,"绝不能让群众没吃没住生活没有着落!"
镇党委要求干部职工在灾后重建中"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只能累倒,不能气倒;只有引导,没有训斥;只有亲人,没有官名。"一是要对灾区群众动真情,办实事,解难题;二是认真做好灾情核查,做好资料整理;三是做好资金、物资、供给保障,严厉打击砖瓦等紧缺物资的乱涨价行为;四是给予各方面政策优惠;五是从其他乡镇、部门抽调工作力量,加快重建速度。
在灾后的这些日子里,县民政部门、镇上、村上在组织核查灾情的同时,对每户的生产生活特别是重建做了了解,提出了建议意见,积极协调解决重建中存在的困难。在冒合6社,村民董延玉很感慨:村上不但组织来帮忙排危,还帮助他安排恢复重建,现已备好河沙、水泥等建筑材料;村民杨传英遇难,县上、镇上领导及时慰问看望了家属,送去了抚慰金、慰问品,还对灾后重建做了详细安排。村民彭文说:"如果不是政府出面制止砖瓦乱涨价,他家的瓦钱至少要多花三千块!"
"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我们有信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看到各级领导对灾区光怀备至,群众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村民刘国兰、左国华等自发地在路边挂起感谢的标语。那些红红的标语,成了群众与党和政府血肉相连的最好见证。
在这里,逐渐恢复起来的已不仅仅是建筑和作物,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