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坐垫可以说是***当管教多年来收下的惟一的一件在押人员的礼物。对于很多没有接触过看守所的人来说,都觉得高墙电网里一定是很恐怖的地方,特别是听人说或者从电视上看,新人进到号里都要被老犯人欺负,所以每当有新的在押人员送进来的时候,家属总会想方设法找到管教,悄悄塞上些钱或别的什么,要求特别照顾,对于这些,***不仅要拒绝,还要给家属讲解法律的规定,党的政策,让他们放心,在监号里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高低贵贱,更没有远近亲疏。
曾经有一个叫芳芳的十九岁的女孩子,从小被人几经拐卖,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家乡,也不记得自己的亲生父母了,流落到天津时,跟一帮盲流混到一起,后来因为涉嫌盗窃被刑事拘留。长期的流浪生活和苦难的经历,使芳芳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平时不跟人说话。当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而芳芳进来好几天了,因为没人给送东西,不仅没有换洗的衣服,甚至连被褥也没有,脏得身上都臭了,号里的人也都嫌弃她。***一次次地找芳芳谈话,开始的时候,芳芳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没有放弃,因为她感觉到芳芳内心深处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痛。最终,***用母亲般的谆谆话语打开了芳芳的心扉,因而了解到了芳芳的身世,第二天,***就拿换洗的衣服和毛巾、香皂、卫生巾等生活用品,在监号里当着全号人的面对芳芳说:“这是你家里人给你送来的。”那一刻,芳芳的眼睛亮了,随即立刻又被泪水模糊了。从那儿以后,芳芳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阳光仿佛又回到了她的生命中。她不仅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而且还检举了其它的罪行。在判决结果下来后,芳芳要求在看守所里服完残刑,因为她实在舍不得离开像妈妈一样的杨管教。春节要到了,***专门买来两双新袜子,对她说:“这两又袜子,一双三十晚上穿,另一双留着你出去时穿,穿上新袜子,不要再走老路了哦。”刑满释放那天,芳芳拉着***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临别时,***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芳芳,告诉她出去后如果有过不去的地方,一定要给自己来电话。但是此后芳芳一直没来过电话,这件事一直在***心里成了一块心病。有的时候想起来,***总是在心里念叨着:芳芳,你现在怎么样了?
同样让***放心不下的还有监号里那些跟芳芳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们。近年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单亲家庭的增多,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的管教工作中就接触到很多这样的孩子,本来花样年华,却因一念之差身陷囹圄,无知、冷漠、自私、冲动是这些孩子最突出的特点,缺乏分辨能力和缺少家庭温暖是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对于这样的在押人员,***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也付出了更多的爱。
2003年,生长在单亲家庭的十八岁的小丽因为涉嫌参与抢劫被刑事拘留,收押在河北分局看守所。第一次谈话的时候,一头黄发的小丽坐在***对面,满脸不在乎,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把眼一翻说警察抓错了人。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意识到面前这个孩子已经混迹社会多年,一些恶习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她身上。那么这样的孩子该如何管起呢?***把脸一板:“有没有抓错你不是你说了算的,来到这里就要遵守这里的纪律,现在我要求你三天之内把监规监纪背下来!”三天之后,当小丽再坐在***面前时,心里好象有一肚子委屈要说,可***没等她说话先开了口:“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为什么别人可以用七天背监规监纪,我却要求你三天背下来,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觉得你聪明!”听到这句话,小丽的身子猛地一震,***从小丽的眼中读出了疑惑、感激和欣喜,她知道,小丽被打动了。“但是你虽然聪明,却不懂礼貌,尤其是跟大人说话时一点规矩也没有,这样可不行。”接下来,***趁热打铁,开始讲道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慢慢地,小丽已经不再是抗拒的表情,而像一个正在听老师讲课的乖学生一样。从那儿以后,小丽开始转变了,但身上还有些恶习不能一下子改掉,比如说劳动时耍心眼少干活,***得知又找小丽谈话,不说她偷懒的事,反而先夸她勤快,结果不等***说别的,小丽自己先承认了错误。就这样,在看守所的那段时间里,小丽好象完全变了个人一样。在被判刑后去监狱服刑之前,小丽拉着***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杨管教,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夸过我,也没有人像您这样教育过我,如果我能早遇到您,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