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学习企业管理的体会和认识

2025-04-26

    清华大学,是自己早已神往的学府;清华大学,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净土。十分幸庆,自己能有机会走进这精英学子聚集的地方,聆听教授和导师们的教诲,参加了清华大学高管研修班的学习。通过学习阳光心态、情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营销、战略等课程,自己思想上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有了新的提高和飞跃,豁然开朗,困惑顿解。在工作上自己的思路开阔了,观念更新了,领导部下更有艺术了。总之,自己的确获益非浅。今天,我主要想围绕在企业管理方面自己的学习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真正担负起新时代的开发创新的重任,才能将高层次的管理体系所蕴涵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综观所调研的几个企业,其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都将人才放在企业发展强盛的首要位置。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每个企业又有其各自的特色。例如:联合电子在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鼓励冒进,他们鼓励科技人员独辟蹊径、发挥特长,崇尚个性化;他们倡导员工在事业上的追求和奉献,企业为之事业上的成功提供舞台。这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企业吸引人才并不是只有收入这唯一的途径,为人才提供事业成功的舞台,为其营造实现成就感的环境也许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收入毕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很难满足的。  

    而这些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例如:联合电子的三年培训计划,也即“旭日计划”,每年要投入几百万;上海大众对项目带头人仅40人的培训费用就近一亿元;帝伯格茨每人每年的培训费用为5000元,即每年要投入500多万元,对这一行为的指导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联合电子:他们认为,企业在榨取科技人员旧有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给其输入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当然,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素质、是要看其最终效果。“请进来”,要请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走出去”,要去一流的企业去学习。要让接受培训的员工感到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确实有所得,这样就能激发起员工学习的热情,因为毕竟绝大多数员工还是要求上进的。  

    当前企业改革的难题之一就是员工的观念转变困难,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但如果员工的素质提高了,则其观念的转变相对来说就较容易了。因为知识结构也是能否尽快接受新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  

    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树立“人人都是创业环境、人人都是创业主体”的理念,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广泛深入地传播“和谐创业”理念,进一步打造“和谐创业”的创业模式。进一步构建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的通道。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相互渗透  

    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企业文化提供物资基础,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渗透于并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才更具生命力。  

1、“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要素是“人”。“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于所调研的几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联合电子的“座右铭”活动,还是帝伯格茨的每位员工进厂后制定一个目标,亦或合昌的各部门每月末制定下月工作要点、管理人员每年末制定下一年工作目标,都是以人作为开展管理工作的切入点,注重发现和发挥个人的特长,尽力将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至,最终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这是他们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而围绕这一主题又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  

下一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