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想大事而不是等大事。党委书记要经常地、主动地思考大事。大事是客观存在的,关键看你有没有发现能力和判断能力。只有主动地去想才能预见将要到来的大事,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如果一味地等待观望,被动应付,大事临头的时候,计划性肯定不强,主动性肯定不够,决策部署肯定不够周密,工作怎么能取得成效呢!因此,作为“班长”,要主动联系单位实际,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意图,多想想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多想想单位建设的目标和举措,多想想所属人员的思想情况,及时分析梳理,努力做到全局在胸,想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为党委集体决策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是要议大事而不是定大事。党委领导和决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议大事。书记在议大事的过程中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书记普通委员享有同等的议事权利;另一方面,书记作为党委议事的主持人,又担负着特殊的责任。书记的双重角色决定了书记在议大事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委员的意见,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强加于人,与其他委员享有平等的议事权利。同时,作为党委会的主持人,要严格遵守议事程序和规则,把好议题关,分清大事与小事,重点与一般,把握轻重缓急,不能把容易通过的就上会,不容易通过的就不上会;要把好讨论关,积极引导一班人围绕议题展开建设性的讨论,充分发扬民主,把议题议透;要把好决定关,要善于把大家的意见集中和概括起来,真正形成代表集体意志的方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
三是要抓大事而不仅仅是布置大事。书记不能只练会上功夫、嘴上的功夫,要有抓落实的真本事。对党委决策部署的大事,要通过不同方法了解抓落实的过程,亲自掌握落实的情况,同时,也可通过抓大事,了解部属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对大事,不仅要抓,而且要紧抓,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现在有的单位,口号提了很多,点子也很多,但抓落实的能力就是不行,有时一项工作一拖再拖,拖久了,等于没有落实。特别是我们学院党委已经作出不少决策部署,提出建设性方略,需要大家结合单位实际扑下身子抓好落实。
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要在按章办事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党委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如何当好“班长”,里面有很多学问。但最重要的要抓好制度的规范和落实。刚才,大家结合工作实际,交流了贯彻江主席“十六字方针”的体会,总结了不少成功的做法。总的看,学院组建以来,各单位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规范的,有力的,促进了党委自身建设的提高和单位全面建设水平的提高。各单位党委成立后,在制定党委议事规则和自身建设措施的同时,认真研究新的运行机制下单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项工作和建设基本正规有序。基础部、数理系、社科部、研究所等教学单位都制定了教学管理、教学检查、听查课等一系列教学和科学管理制度。学员旅(大队)都制定了训练工作组织与管理,经常性思想工作制度和行管工作制度。这些对学院的开局起步打好基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有些单位,制度制定了不少,但落实不够有力,有的成了一纸空文,束之高阁。因此,作为党委书记首先要增强“法规”意识,认真清理一下所在单位到底制定了哪些规章制度,从党委自身建设措施,到一系列规章制度,再组织所属人员认真学习研究一下,该修改的,修改;该完善的,完善;该健全的,健全。既定下来了,就要认真执行。其次,要加强检查督促。书记要分清轻重缓急,对涉及全局和长远的制度措施,要集中精力去抓,对落实过程中的不容易落实的制度措施,要重点督促和指导。
五、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要在搞好协调凝聚人心上下功夫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对军队党的建设来说,主要是围绕工作全局,调动班子成员和各级的积极性,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确保人员的思想统一和人心凝聚,确保各项工作的正确方向。因此,对党委书记来说,能否把思想统一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是一项基本功。必须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