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 所长 莱斯特·布朗:
那意味着承担领导责任,在气候不稳定时要稳定气候。那意味着,处理贫困问题。
英国前外相 杰弗里·豪:
要乐于和其它国家分享其决策,通过说服而不是强迫来执行。
法国前总统 吉斯卡尔·德斯坦:
一个具有伟大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文明大国的崛起,对我们全球是有好处的。
中国外交学院 院长 吴建民:
我认为一个大国必须具备两方面,就是物质的和精神的。
美国哈佛大学 教授 约瑟夫·奈:
一个理想的世界大国应该在更广的角度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应该将其有吸引力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
或许,关于理想的大国,永远不会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答案。
可以说这些是人们的愿望,却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实际。
也可以说这是人们的思考,却已越来越接近真理。正是这些思考,成为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成就。这些成就发出的光芒,无疑将照亮新老大国未来的行程!
五百年前,因为海洋,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
五百年后,因为天空,人类进一步拓展了这个舞台的空间。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步知晓天下事的时候,世界变小了。
世界也变大了。1961年,一个叫加加林的苏联人离开了地球,第一次在太空中飘荡行走。一个月以后,美国的阿连·小谢泼德也上了太空。他在太空飞行时不断说的一句话是:地球外面的世界真美好。
从地球仰望天空,是那样的遥远清澄,偶尔飘过的云彩,会遮住人们的视线。云彩的上面,将会是什么呢?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温床,还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疆场?
或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放弃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全球对峙时代的种种偏见;或许,在未来的五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世界的发展仍将经受各种考验。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