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强化督查,落实责任。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政府与各种烟乡镇人民政府、县烟办、县烟草公司签订了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风险抵押,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对乡镇人民政府实行责任人奖和担烟奖,奖励实行“两个一票否决”,即:完不成收购总量的“一票否决”,政策、管理、科技三大措施到位率达不到90%(其中政策措施100%)以上的“一票否决”;对县烟草公司考核收购总量和均价,即:完不成收购总量“一票否决”,均价达不到“一票否决”,且收购总量、均价每差一个百分点处罚10000元;对县烟办考核挂钩乡镇和收购总量,挂钩乡镇完不成收购量“一票否决”,收购总量完不成“一票否决”。工作中,县领导组严格按县政府与各种烟乡镇、相关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制要求,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及时督促整改,为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七)上下联动,齐心协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增强,给计划生产的烟草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高瞻远瞩,站在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对烟草产业的关心、指导、支持力度,不断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烤烟产业发展状况。育苗期,我县遭遇50年不遇的冰冻灾害,面对灾害,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副市长邬永飞、市烟办、烟司等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我县指导抗灾保苗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映萱亲临我县察看灾情;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市委、政府领导多次率市直相关部门实地检查指导,针对烤烟生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场办公、现场解决;6月1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亲临我县察看示范区项目建设情况;6月17日,市委夜书记、市政府王市长率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到我县检查示范区项目建设迎检工作;收购期间,市委、政府相关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多次深入我县检查指导。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到来,给我县的烤烟生产、收购、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带来了鼓励和鞭策,增强了各级干部抓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全县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工作。
(八)排除万难,攻克难关,全力做好烤烟收购工作。今年我县的烤烟收购工作,是近十年来全县烤烟收购史上最艰难的一年,遭遇了前所未所的困难、挑战和压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部分乡镇干部作风不实、工作不实、落实不到位,导致全县种植面积不足,给收购任务的圆满完成造成一定压力;二是受苗期持续低温、冰冻雪灾和大田期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局部洪涝、冰雹、风暴灾的严重影响,部分烟田减产减收入,导致全县烟叶收购总量偏紧;三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烤烟收购计划倾斜,调整了收购政策。我县毗邻烟区全部由三价区调为二价区;同时,调增了凉山、宜宾、泸州、毕节的烟叶收购计划;四是地区之间的政策差异较大。四川省执行10%的烟叶税返还烟农政策,贵州省执行每担烟叶30元煤补政策,给烟贩活动创造了有利空间。面对严峻的收购形势,县委、政府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强化措施,排除万难,攻克难关,确保了全县17万担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归纳起来,今年的收购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领导重视,目标明确。为切实做好今年的烤烟收购工作,7月28日,市政府烤烟收购现场会议结束后,县政府分管领导及时召集烟办、烟司召开2008年全县烤烟收购工作会议筹备会,按照市级会议精神,结合鲁甸实际,认真总结回顾上半年烤烟生产情况,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研究收购政策、措施,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听取汇报,确定收购政策、措施,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组长的县烤烟收购领导组,下设收购协调、执纪、执法三个职能小组,各司其职做好全县烤烟收购协调、执纪执法工作。并于8月8日召开了由县委江书记主持的全县烤烟收购暨基础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会议精神,安排部署烤烟收购暨基础建设工作。收购工作会上,县委、政府提出了“下线起步,宽松开头,坚持标准收好上等烟,不脱级下限收好中等烟,下等烟和成熟度好的残伤破损烟叶放宽收购。”的烟叶收购总体要求,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全县收购总量17万担,其中,指令性计划15.09万担,出口备货烟1.91万担;上中等烟叶比例达85%以上,下等烟控制在15%以内;收购综合等级合格率达80%以上,其中上等烟达75%以上;收购均价达6.5元/市斤以上。”的目标任务,开展今年的收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