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关键抓创新 融入中心筑堡垒
——对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占军
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尤其是在构建和谐铁路,推进铁路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党支部既要主动融入安全生产这个中心,又要稳定职工队伍这个大局,既要把形式主义的“负”减下来,又要把使命、责任、实效的“压”上去,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找准融入服务的有效平台,才能为现场安全生产筑牢坚实的屏障。
一、明确责任,抓实三个教育,展示党支部的新作为
党支部建设要适应和谐铁路要求,在铁路
快速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把强化干部职工安全责任感,作为发挥党组织保证作用的首要任务,活化载体,创新形式,努力为运输安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是要强化安全理念教育。要把培育体现时代要求、来自安全工作实践、符合本段实际、为广大职工自觉接受的安全理念,作为强化干部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实现自我教育、自觉规范安全行为的一项重要任务。广泛开展安全主题大讨论,运用层层提炼安全谚语、安全警句和安全岗位格言等形式,使“把安全工作当成自家的事来办,把安全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去做”的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增强干部职工保安全的社会责任感、岗位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二是要深化安全警示教育。要把引导干部职工做以教训制止流血的智者、不做以流血换取教训的愚者,作为安全警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事故案例教育、职工现身说法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算“政治账”、“经济账”,警示干部职工把过去的事当成今天的事,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要特别注重运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机务段发生的事故、险情为教材,在安全生产相对稳定的时候、在阶段性安全活动之中、在冬运、春运、暑运等关键时期,及时给干部职工敲警钟、打预防针,组织党员和职工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三是要突出安全亲情教育。要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赋予安全教育以亲情内涵,用亲情的力量打动干部职工,增强安全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党支部要充分运用亲情寄语和电子媒体,组织制作乘务员家属和亲人的安全寄语,用职工亲属充满深情的叮咛,使职工深切感受到安全背后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落实到作业的全过程。同时,要把亲情教育纳入职工思想工作之中,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困难,把安全教育与落实“三不让”承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员保安全的强大合力。
二、准确定位,注重过程融入,展示党员的新形象
党支部建设要适应构建和谐铁路要求,在快速发展中展示作为,就必须以“安全屏障”工程为基础,以“万名优秀党员”争创活动为载体,把党员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减少党员“两违”、提升机车质量、提高党员素质上,在安全生产中树起党员的良好形象。
一是要抓住切入点。要把切入点放在降低党员“两违”上。影响运用安全质量的最主要问题是作业中的“两违”问题。党员发生“两违”问题的数量和性质,直接影响着党组织和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先进性。必须把杜绝党员A类“两违”问题、减少党员B类“两违”问题作为切入点,建立安全问题库,形成问题收集—分类整理—制订措施—落实整改—检查考核—问题消号—问题收集的闭环管理体系,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时段、关键人员、关键环节的安全卡控,把落实标准化作业作为考核党员岗位行为的基本要素,通过对发生B类及以上“两违”问题的党员进行问责教育,每月将党员“两违”比率与非党职工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增强安全屏障工程建设的约束力。
二是要抓住关键点。要把关键点放在提高机车质量上,以工位包保和“四按三化”记名修为重点,以精益管理为手段,注重过程管理,以过程保质量。要针对机车季节性的惯性故障和走行质量管理,在落实工艺标准、检查范围上,组织党员在工作中带头“对照工艺,执行范围,落实标准”,积极引导其他职工严格落实检修工艺流程,提高检修质量。同时,要充分利用“记名修”制度,在作业岗位上开展“每日复检”制度,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搞好传帮带,在检查检修质量的同时,现场传授检修技术,使党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