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献县城市文化品位的建议(2)
2025-04-30
1、抓住机遇,打好红色文化牌
献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反映民族英雄马本斋回民支队的作品有两部小说、一部鼓词、两部电影、三部电视连续剧和一部戏剧电视艺术片,其中戏剧艺术片《白文冠》春节前刚在央视戏剧频道播出,同名电影和20集历史剧《民族英雄马本斋》也即将播出。我县著名作家雪克的小说《战斗的青春》这部全方位记述献县人民抗战历程的小说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我县当代军人作家李希地的《百草山》也即将搬上荧屏,打入伪军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张鸿烈的人生传奇,中共特别党员、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克侠的英雄壮举也都在酝酿鸿篇巨制,这对我县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是千载难逢的契机。我们应该主动出手,认真协调,广泛联络,打好这张红色文化牌。
2、持之以恒,打好两汉文化牌
汉墓群是沧州三大国保之一,是献县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之源。献王陵比汉高祖刘邦的陵墓要大得多,云台山汉墓的高度仅次于汉武帝的茂陵。这些经历过两千年风雨沧桑的文化遗存,不仅昭示着献县人民千秋的荣耀,也承载着献县人民的万代福祉。希望政府和全县人民从零做起,持之以恒,首先要开展抢救行动,坚决查处违反《文物保护法》乱占地、乱取土、乱打井、乱挖洞、乱砍树等“五乱行为”,对九莲山、单陵、张衡读书台等岌岌可危的汉文化遗存,要派专人保护,否则一旦消失,就永远无法弥补。其次要尽快恢复植被,陵墓坡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顶部要因地制宜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改变荒丘秃陵的地貌。第三、要尽可能开发保护两手联动。实践证明,对野外不可移动性文物而言,科学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希望有关部门支持小屯村作好保护性开发试点工作,让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伟大的现代文明结合起来。
3、借风行船,打好单桥文化牌
明代古石桥——单桥已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近期国务院将正式公布命名。同时河北燕京啤酒厂也将于年内投产运行,这对于单桥的保护和利用都是两大利好因素。单桥是一座典型的文化桥、艺术桥。希望有关部门抓紧争取国保专项资金,政府财政和有关企业也要拿一点,尽快在下游建立桥涵,封闭古桥通道,按照一桥一湖一古街的开发方案梯次进行开发,让单桥这颗璀璨的文化艺术明珠给献县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4、中西合璧 ,打好宗教文化牌
献县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基督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激荡,形成了特色独具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我县是宗教大县,又是天主教沧州教区主教府所在地,这不应成为我们的包袱,而应成为我们的财富。以基督文化为背景的欧美国家纷纷把其大本营安在上海而不是北京或广州,除去经济因素外,宗教文化的作用是不应忽视的。
三、建立城建与文化协调机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规划修编不应局限于城建部门一隅,要广开言路,广开思路,广开财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建同文化部门绝不应脱钩,因为献县的真正优势在文化,排斥文化的城市建设不可能把献县引向光明,只能把献县引向雷同、平庸甚至毁灭。
平安大街作为献县主要商业街应具有体现献县文化内涵的特质,希望政府不要为开发商所左右,可在一期工程大街两侧楼顶增加一些象欣苑小区那样的装饰物,在二、三期工程中审查其设计规划,必要时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亡羊补牢,少留一点遗憾。
沿国道重要建筑物均应体现城市文化辐射功能:
①、电力大楼地处显要位置,策划一个宣传献县的灯饰怎么就那么难?实在不行安装一个“献县人民祝您一路平安”的灯箱也好。
②、在商林南106国道一侧,应该安装一个“民族英雄马本斋故里”的大型标志牌,让大企业赞助一下也未尝不可。
③、张衡读书台恰在石黄高速和307国道的交叉处,立一个碑亭或灯饰对提升献县知名度一定会大有裨益。
④、在106与307国道交叉处设立纪晓岚、张申府、张岱年塑像,用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名人来提升献县知名度是完全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