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组织工作实践中求创新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推进组织工作,就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去研究、去谋划组织工作;用新的形式、新的机制去实践、去推进组织工作;用新的内容、新的载体去丰富、去提升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科学发展。
第一是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动力。一是要大力选拔复合型干部、市场型干部、创新型干部、学习型干部。要面对应对金融危机及“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促发展”的形势要求,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品行正的、在市场经济中懂经营会管理的、在保安全上不出事敢负责的、在经济发展上有创新的、在惠民生上有办法口碑好的、在贫困地方留得住肯实干的、在保廉洁上守得住律己严的干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要按照不同岗位分门别类设置考核内容与标准,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客观公正评价干部,凭政绩使用干部,端正用人导向,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三是要提高干部选拔的公信度、透明度、满意度及可操作性。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坚持“一报告一评议”制度,积极推行全委会票决制,积极探索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的选用新方法,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透明度、满意度。
第二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一是要开展“菜单式”培训。要把“要我培训”与“我要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突出培训实效性。二是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创新人才开发、人才选拔、人才流动、人才考核、人才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和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拓展人才储备、开发渠道,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势力。要三支队伍一起抓,尤其抓好薄弱环节,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同时要注重培养一支能够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土专家”、“田秀才”。要积极拓展“专家服务团”工作,建立完善“1+N”的专家联系专家群体服务模式,切实发挥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第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向心力”。一是要以“强化支部、服务企业、突出农村、做强社区、彰显亮点”为目标,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在农村,全面开展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创业行动,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深化“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向党员群众承诺、党员向党组织和群众承诺,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员群众评议“两委”班子及成员、党员群众评议党员)活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在社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入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党员代表会议等制度,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在非公有制企业,继续深化“五个一”(培养和发展一批党员,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党建工作制度,建设一批规范化的党员活动阵地,开展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活动,树立一批党建示范点和先进典型)活动,提高企业党组织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在机关,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为主要内容,加强机关党员教育,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二是创新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要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城乡互动,以城带乡,资源共享,大力开展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城乡共建活动。通过帮思想、帮工作、帮项目、办实事等,增强农村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三是要开展帮扶活动。要针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农民工大量返乡的问题,大力开展机关党员与农村返乡农民工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帮思想、帮温饱、帮就业、帮创业、帮维权的“五帮”活动,体现党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