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
2025-04-3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我市近年来围绕经济发展抓源头治理腐败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集中支付工作不够完善。从全市来看,虽然市直和各县(市区)全部实行了集中支付制度,但发展不平衡,进入支付大厅的单位性质和数量不等。特别是进入集中支付大厅的单位仍在实行部门核算,这样一来导致参加支付的单位部门仍要设立一套财会人员,还未从根本上节约人力和财力。
(二)行政审批消减还不到位。经过三次行政审批削减后,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管理不够完善,特别是行政审批程序、过程,还未完全适应加入WTO后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行政审批大厅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
(三)政府采购力度还不够大。目前我市政府采购工作的范围只限于货物类、服务类,如:计算机、复印机、办公家具、汽车、取暖用煤等项目上。而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项目还没有完全纳入公开采购范围。目前采购办与采购中心已分开,但采购中心尚未从市财政局分离出去。
(四)企业产权交易不规范。一是产权交易机构自身不规范,按规定要在工商注册登记,且注册资金要达到50万元以上,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专业资格人员。二是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进入市场面临一些困难,如:职工安置、安置资金、信息渠道不畅等。
四、建议及对策:
(一)财政制度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县财政集中支付各项规章制度,要扩大财政集中支付的范围,将财政差额拨款单位全部纳入,积极推行部门核算向集中核算转变。财政集中支付向乡镇和村街延伸,在市、县、乡、村同时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对所有财政性资金实行"收费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核算、会计统一派遣、分配统一标准"的"四统一"管理。二是深化和完善市县两级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改革向复式预算延伸。三是加强对非预算资金的管理。要进一步扩大"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范围,将目前尚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校、血站、租赁业等非预算资金置于财政的管理监控之中,最大限度地消除"小金库"。四是进一步提高"票款分离"率,加大"票款分离"、"罚缴分离"工作推行力度,解决个别"死角"问题,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缴款书这一用票方式,逐步减少三联收费单据的使用。五是加快《罚没物资管理办法》和《待结算资金管理办法》的推行。对执法部门没收、扣压的物资,在抓好试点工作基础上,由市政府下发文件,并将这一新的管理办法全面推开。同时做好与拍卖行等有关部门单位的协调工作。六是由市纪委发文,规范市财政局和行政执法单位行为,强化双方的权力、义务和承诺,杜绝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
(二)政府采购范围要进一步扩大,重点是将工程类全部纳入采购范围。一是督促市财政局起草《基本建设工程纳入政府采购的实施办法》,交市政府审议后下发。二是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实现规模效益。三是进一步探讨实行新的定点采购方式,如车辆保险、车辆维修、定点加油等。特别要加大对政府采购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增加政府采购行为的透明度,公平对待供应商和订合同的人,抑制权力的滥用。
(三)产权交易工作需要完善。一是加快产权交易机构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充实相关专业人员,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系统和市场信息系统。二是拓展交易领域,产权交易领域不应仅限于国有资产,要面向社会,将不同性质、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交易全部纳入产权交易市场范围。
(四)行政审批工作在改革创新上加大力度。一是进一步抓好再清理,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削减40%。二是对确需保留的审批项目做好后续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各县(市、区)年内均要建立方便群众、服务企业的"一条龙"行政审批大厅。真正做到"进一家门办成,盖一次章办好,收规定费办完,按承诺日办结"。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