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质量和规模是实现良好效益的前提。保险公司如果不讲究质量效益,就不会有好的信誉,要实现发展,就必须要加快业务发展,而业务发展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展业成本和保险赔款相应增长,若增长幅度超过盈亏临介点,经营成果将不尽人意,从而就制约了发展;没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一方面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保险经营成本上升,削弱了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导致抗风险能力的下降,进而制约了发展。
(三)稳健经营原则
保险公司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经营发展必然受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环境的直接制约,客观上存在发展极限,盲目追求高速发展,只能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保险公司是高风险的行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和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特殊作用,致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保险公司破产,而且将对社会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引起社会动荡。因此,保险公司遵循稳健经营的原则,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保险业,提倡建立百年老店,崇尚稳定持续发展。暴富、超常规不是保险业科学发展的轨迹。历史的经验表明,发展好的中国人保百年老店的保险公司都是稳健的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原则,能使保险公司的员工、经营管理者有一个稳定的发展心态、良性的发展预期、理性的收益预期,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能从容应对,实现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那种不顾保险业的特点,企图寻求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为了寻求发展速度,不择手段,概念充斥,只会取得短期效益,为了达到短期发展目标而不择手段的急功近利的经营方式,不仅为未来的发展压缩了空间,也扰乱了保险秩序和经济秩序。稳健经营则是注重短期实效与长期实效的结合,今天的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是留下隐患。我国保险公司遵循稳健经营原则,不是维持经营,更不是不要创新,而是在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内寻求快速发展。保险公司作为我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实施稳健的经营发展战略是其必然的选择。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制定稳健的发展战略,营造稳健发展的管理文化,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使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心态、良性的发展预期,以卓著的信誉取信于民、立足于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根据各种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适度地安排业务比例和业务规模使风险分散,并运用保险公司自身以及外部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将风险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转移、消除、化解。
三、陕西西保险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十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保险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十五”期间,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经济建设成绩斐然,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保险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保障,为广西保险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左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现代国防工业和物流业等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期末,县域单位平均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以上;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服务保障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保险业密切相关,既需要保险业提供保险保障服务和资金支持,同时也为保险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创造了条件,为广西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