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依法行政调研报告(3)

2025-05-02


    三、 加强行政监管、积极履行职责。
    从这次调查情况反映看,有些群众反映的医院、学校乱收费、社保金、最低生活保障费没有按时或依法发放等问题似乎不是直接针对某个行政机关,但这些都是某一或几个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是由相关主管部门消极不作为造成的。行政机关乃是由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而产生,就其本质而言,行政机关是通过管理而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而现实中,大部份行政机关都似乎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国家权威的象征,其更侧重的是对相对人管理、处罚,而常常忽视公众的利益所在,对其所主管的部门、行业单位疏于监管,由此经常造成公众利益受损。对于一些媒体披露的涉及社会公共与公众利益的事件,如“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 ”、“劣质有毒豆腐事件” “铅超标绿茶事件” 及“苏丹红一号”等, 面对这些事件,民众的本能反应是,政府监管部门在干什么?新闻媒体披露了有关对不法商贩惩治查处的追踪报道,但却从没提到过相关主管部门的任何责任,主管部门此时只是伸张正义、打击犯罪的角色,难道其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或当时没有任何责任,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只有相关主管部门才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力物力去及时查处揭示这些违法行为,而现实中往往在发生了系列严重后果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介入调查,而此时公众利益已经受损。对有关行政机关来说,不但要依法行政,还要及时行政,而如该“出手”时没有“出手”,或者事后“出手”,那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只能是一种行政不作为与消极行政的表现。
    作为某个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责,发挥其应有的行政监管职能作用,不仅要对相对人实施必要的管理,更要履行对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有关行业、部门的监管职责,努力维护公众利益:一是做好事先预防,要增强责任意识,认真依法履行行政审批职能。要严格审批手续,规范操作程序。在办理有关审批事项中,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审核上报的材料,除对其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进行依法严格审查外,还将相关信息在媒体和财政厅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每个审批对象符合成立的条件。二是做好日常防范,要加强行业执业质量监督,及时查处不法行为。依法进行日常的行政监管,切实做好监督检查和处罚工作,严格依据行业执业规定开展检查工作,认真收集检查证据,依法作出处理处罚,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处理处罚决定的落实情况,对严重的违法行为,除依法给予经济处理外,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对于群众投诉的问题要认真对待,追踪调查,做到件件件有落实。三是做好保障工作,要增强行政监管人力、技术、资金投入。要有一支技术过硬专业队伍,要有一套完善的技术检测设备、要有充足资金保证,用于监管的项目必须专款专用,只有这些基础条件具备才能公正而又精确地检验出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及时取得第一手证据,有效地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四、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
    这次调查结果还反映出了我区部份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还存在滥用职权,越权执法、执法不公、滥施处罚,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在社会上给行政执法工作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使得老百姓不愿相信法律和行政执法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吏治”是根本,要维护、整肃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行政管理队伍,要求执法人员做到廉洁奉公,公正执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问题。行政执法人员个人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犯法的最根本原因,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解决公正执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要重视行政执法人员思想学习教育,使其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执法为民的思想,认识自己手中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不允许用于谋取小团体利益和个人私利;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工作水平,只有通过整顿规范行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改善行政执法工作,才能保证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有效,依法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老百姓也才能相信法律的权威和力量。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问题。为什么执法过程会发生那么多令老百姓不满意的行为呢,很重要原因是现行监督体制和主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监督难以到位,对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违法行政行为缺乏有力的惩罚措施。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必须是全方位的:政府法制部门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认真履行复议职责,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要依法予以纠正;司法机关要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认真办理各类“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依法公正判决,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人大及常委会要切实对行政执法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借鉴西方质询制度的经验,定期召开监督委员会对执法机关的质询和答复,建立定期执法检查制度,监督各种行政执法活动,纠正违法行为,制约执法行为的随意性,维护执法权威;要完善举报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实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对违法处罚行为的举报,同时要保证举报案件件件有落实。三是落实责任问题。要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评议考核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行政执法人员的评议考核档案,对严格执法、忠于职责、出色完成执法任务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对执法不严、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者,进行严肃惩处,并将处理情况载入档案,晋级增资、提拔重用等都要与之挂钩。要落实错案追究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出现错案,一追到底,决不姑息,该奖则奖,该罚则罚。

下一篇:农村“两委关系”:障碍与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