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组织工作理论文章(3)

2025-04-27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技术手段,解决工学矛盾,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双向交流等方法,提高学员参与程度,增强教学吸引力。通过选派干部到挂职锻炼,开办网络学校,委托高等院校对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学历教育等,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干部素质。四是创新干部交流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调整性交流,探索完善领导班子效能考核、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加大干部考核考察力度,准确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推进干部结构性交流,加强符合专业需求的高学历年轻干部的补充交流,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积极推进干部培养性交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把缺乏基层工作经历、艰苦环境历练的年轻干部,选派到街道、乡镇任职,选派到经济相对落后、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难度大、矛盾突出的地区接受锻炼。积极推进干部开放性交流,树立“大人才”的开放理念,推进干部跨部门、跨系统交流。五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

  一是创新党建领导方式,推进目标化管理化。对牧区、社区、机关、企业党建工作分类量化,年初各级党组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目标,检查有标尺。实行党建工作书记首责制。各基层党组织层层建立由党委、党支部书记牵头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量化细化党委、党支部书记的党建领导责任。实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县委常委分片联系乡镇、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分片包点、县级干部联系重点难点、组工干部全员联点,非公企业全部派驻党建指导员,形成由上到下、由点及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指导督查网络。实行党建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城乡一体党建格局的要求,定期研究部署区域党建工作,整合党建资源,加强工作协调,抓统筹、统筹抓。二是推进党员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行服务型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寓于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在生产、生活中的服务工作凝聚党心民心。

  如推行党员二次管理模式,要求流动党员接受原籍地和流入地的双重管理;推行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接受机关和社区的双重管理。三是推进组织设置的创新。根据产业趋同、生产相近、地域相连的经济布局,在村村、村企、村产、产企之间联建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上统一协调、统一服务,实现互利共赢。四是推进工作机制的创新。抓好以村社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设新型和谐的村“两委”关系;突出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突出服务群众和促进和谐的两大主题,促进社区党建工作上水平;建立党员发展基金和帮扶基金,扶持党员能人户、党员联户上项目和支部加协会或合作社的经营项目。五是进一步加大对村级党员活动室的投入力度,加强活动室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对村级党员活动室的管理和使用,发挥好村级党员活动室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社区、乡镇、非公企业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驿站等党员服务站点建设。六是推进活动内容的创新。开展打造党建品牌活动,按照“特色党建、品牌意识,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重点抓好示范点建设,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五个好”创建活动。七是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

  开展“三培双带”工程,把“双强型”能人党员选配到两委班子。在社区和“两新”组织采取企业负责人兼任、选派机关干部挂任等渠道选拔党务干部。探索建立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探索村支部书记列席乡镇党委会议制度,每年在村干部和社区干部中定向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八是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党代会代表联系党员制度,推行党务、政务、事务和财务“四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说事”制度,扩大党员参与率。改革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扩大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直接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要求上级党组织做出与下级党组织有关的重要决定时,事先征求下级党组织的意见。保障流动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

下一篇:我县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