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林业工作发展成就总结回顾(2)

2025-04-30


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全县天然林得到休养生息,生物多性得到有效保护,大渡河、南桠河流域森林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全县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初步测算减少水土流失110万吨,境内几条河流的水质变好,水量增加397万吨,枯水期水电发电量明显增加,县境内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上国家投入资金6377.6万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县广大林业职工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工程使用劳动用工140万个,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维护了社会稳定。
2、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惠民工程之一,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伊始,县委、县政府按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思路,将退耕还林,发展林业始终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将退耕地和坡度平缓、土壤深厚的荒山优先规划栽植核桃、板栗、油桃、黄果柑、枇杷、花椒和茶树等经济林或生态经济兼用林,为农民增收培育了新的财源。
    自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至2007年底,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9.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0.3万亩,配套荒山造林9.3万亩;工程涉及全县16个乡(镇),91个村8个居委会,退耕农户22034户,人口7.5938万人。其中有全退户1289户(全部耕地退耕还林,不含田),人口5514人,退耕地还林面积1.14万亩。截止2007年底,国家直接兑现我县退耕还林粮食、生活补助费及造林种苗费共计16878万元,退耕农户人均从退耕还林获益2222.0元。
3、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为使全县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平衡,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我县设**管理处);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建立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2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31.3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2.7%。共救护野生动物20次,开展野外监测巡护4次,有力地保护了3县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
(六)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得到全面加强。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后,我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山育林,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县,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和纽带作用,突出了林业的重要地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我县水电开发、矿山开发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为此,林业部门坚持依法行政,将管理与服务并重,予管理于服务中,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服务,使服务更实在更具体。及时为企业办理各类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手续,同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七)林业产业初见成效。
    自改革开放伊始,尤其是近年来结合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我县充分利用县域地理气候条件,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林,至今已发展水果2.2万亩,核桃2.65万亩、板栗4.23万亩,全县农民人均经济林面积达1.1亩。经济林年产量达15115.6吨,年产值3638.9万元。经济林成为我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改善城乡面貌的亮点。
    30年林业年产值11.8亿元。过去,林业经济为“木头经济”,主要依靠单纯采伐林木,不仅收入低且消耗资源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全县不断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水果、干果和茶等产业基地,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开拓销售市场,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林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全县2007年实现林业总产值8489万元,是1978年林业总产值的137倍。
二、基本经验和做法
    (一)政府支持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关键。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和改善生态环境工作。县上每年都要定期召开林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植树造林、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理等工作,并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任务,落实人员,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林业任务圆满完成。县政府还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给政策、给资金、给人员,为全县林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政策保障。

下一篇: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