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调查报告(2)

2025-04-30

(一)及早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

我市各乡镇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很难发挥广电系统的整体优势,不适应有线电视交互性、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体制的不顺畅和“放收”方向的不明,已成为我市农村有线电视难以起飞的最大障碍。因此,及早明确体制变革的方向并迅速行动已成为当前广电系统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如果要“收”,可由市广电局成立网络公司独立经营,由原有的行政机关管理转变为企业集团集约化管理,实现全市联网,上下贯通,优势互补,共同所有,共同受益,以解决系统内部存在上下脱节、管理分散的问题。如果要“放”,要制定并完善民间资本的引入机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有线电视建设,谁投资谁维护谁受益,并签订5—10年的合同以保证投资者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打消民间资本注入的后顾之忧。

(二)加大政府宏观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力度

政策无疑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我市广电系统要在体制改革、资产重组和网络的企业化改造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这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才能得以启动。发展农村有线电视事业既然已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也是创建“文化先进市”的重要举措,更需要市政府采取切实的行政推动措施,把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对乡镇层层落实,纳入镇村干部的考核目标,同时建立对乡镇发展有线电视的考核奖励机制,对有作为的乡镇给予表彰并推广其管理经验。此外,还要做好广电、供电、金融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协调联动工作,让他们加大对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扶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确保服务到位,为发展农村有线电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多种渠道开辟资金投入来源

大仪镇文广电中心有线电视投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内部集资和社会贷款两大块,目前这两块的筹资都达到了承受的极限,特别是每年的利息包袱已给中心运转带来压力,金融企业也不愿承担借贷风险,再想筹资已无门路。农村有线电视建设要想取得质的飞跃,单凭广电力量还不够,各乡镇广电中心自身要敢于打破行业垄断,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勇于吸纳社会资金,健全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办传播产业,形成政府投资为主,集体、个体、合资等多种形式的多元投资格局。要敢于走企业化和股份制的道路,促进企业资本与有线电视产业的有机结合,对引入的新资本按“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原则推进业务的增值,使农村有线电视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四)用有效的手段引导推动农民消费

绝大多数农户已习惯无线收视的一劳永逸,同时对有线电视的节目丰富、信息广泛的优点不够了解,更多的是对有偿收视一时难以适应,这都需要广电系统及地方政府部门作宣传和推动工作。一方面广电工作人员要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动员,让农民了解有线电视并逐渐接受;另一方面市广电局要办好仪征地方电视节目,特别要增加农村专题节目容量,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农村生活频道,让农民看到更多的农业科技信息和生活常识,让农民觉得有线电视是生活中不可忽缺的部分,同时还要加强对乡镇广电中心所办频道的检查指导,提高乡镇自办节目质量。对于有线电视初装费和收视费的收缴,既要灵活机动,又要体现更多的人性化管理,对特别家庭如五保户、单亲户、困难户等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让农民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五)建立满足农村消费需要的运行维护机制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经营,要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如在初期只注重发展,忽略了维护管理,加之网络长期的运行中,经受了自然的老化、人为的损伤,故障率往往会很高,而传输质量的优劣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有线电视用户的积极性。广电工作人员要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在服务质量水平上作出承诺,如6小时解决一般事故、24小时解决重大事故等,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外,文广电中心还要通过规范管理、建章立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维护维修技术水平等,确保工程设备高质量运行,从而不断扩大入户率,达到“以网养网”的目的,使“村村通”早日实现,并逐步达到“户户通”和“永久通”,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农村“全民奔小康”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一篇:xx市审计局队伍建设纪实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