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无公害化生产是蔬菜产业发展必然趋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国内外市场对蔬菜无公害化严格要求,无公害化将成为蔬菜准入市场的首要条件。X区是传统的农业区,绝大部分地区不存在“三废”污染,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施用化肥、农药的水平较低,完全适合从事有机、绿色及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根据区内外市场需求,筛选出具有一定区域优势,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品种,组织无公害化生产,尽快培育出自已的蔬菜品牌,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技术路线
5.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5.1.1建设时间:2007年3—10月。
5.1.2建设地点:X区清河镇什里、郑磨村、头营镇二营、徐河、马店、马园村,三营镇马路、孙家河村,黑城镇黑城村,彭堡镇里沟、姚磨、闫堡、吴磨、河东村,河川乡康沟、寨洼、明川、骆驼河、黄河村,寨科乡蔡川等20个行政村。
5.1.3建设内容
5.1.3.1品种:示范品种有甜椒、西芹、辣椒、大白菜、西红柿、保健南瓜、葱头、夏季萝卜、菊芋、无籽西瓜。
5.1.3.2基地面积:建设夏季优质蔬菜基地12600亩,主要为甜椒1000亩,西芹1000亩、辣椒4500亩、大白菜2500亩(春夏大白菜1000亩,麦后复种1500亩)、西红柿1000亩、南瓜500亩、南韩萝卜300亩、葱头1000亩、菊芋300亩、无籽西瓜400亩。
5.1.3.3育苗温室建造:建设日光温室育苗中心,占地面积60亩,建温室20栋,每栋占地2亩,温室净面积0.8亩。温室育苗设备、育苗穴盘、喷灌、基质;甜椒、西芹、大白菜总育苗是1900万株,其它蔬菜采取直播。
5.1.3.4科技培训: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
5.1.4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2007年3月-10月。
5.2项目技术路线
突出抓好蔬菜产前环境质量控制、产中物质投入和栽培关键技术管理,推广育苗移栽,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平衡施肥,以有机肥源为主,应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等多项综合农艺技术体系。以优质蔬菜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行无公害生产,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规范无公害化生产技术规程,扩大社会性宣传,推动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发展。
6管理机构及运行方式
6.1组织管理
项目监督单位:X区财政局、扶贫办
项目管理单位:X区农牧局
项目实施单位:X区农技推广中心
项目协作单位:有关乡(镇)政府
技术依托单位:宁夏蔬菜产业化协会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实验室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区长任组长。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督促、检查、协调项目实施;项目监督单位负责资金的拨入,并对实施单位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验收;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内容建设及技术指导;项目协作单位组织协调所属农户,解决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
6.2资金管理
资金设专帐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按实施方案进行资金使用,实行财务报帐制度,按进度定期在X区扶贫办报帐,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6.3运行机制
实行“三位一体”,一步到位的技术推广机制,即由乡镇政府、推广机构与基地农户共同发展。乡镇政府负责基地面积的落实,使任务落实到实处。技术部门结合X区“科特派“创业行动,技术人员与农户签订优质蔬菜生产技术承包合同,建立利益共同体,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实施。政府支持基地农户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化组织和蔬菜产业化协会组织,负责执行蔬菜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联系技术人员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营销窗口,联络农村经济人,真正担负起基地牵动两头的运行机制,即示范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