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于计算机知识比较缺乏、基本不会操作的人员,应由各单位制定计划,拿出措施,限期“扫盲”,否则要求离岗学习,直到达到应有的水平。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本单位开办培训班,也可以参加社会上的计算机学习班,目的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快消灭本单位的计算机知识“盲点”;
4、建立一定的激励措施,大兴学习之风,带动全系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将率先达到“人人会操作计算机”的单位树立为全系统的先进典型;举行打字比赛、计算机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干部职工自觉学习的热情。
5、县局重视,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县局争取每个税务所(分局)至少有2—3台性能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既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也能满足学习的需要。涉县局井店税务分局,全分局只有一台486微机,性能较差,开一张票要4—5分钟,而且分局长专门规定,除会计用于开票外,其它人不得动用,主要是害怕别人使用时出毛病。分分局7个人,全部受过培训,有人还不止培训一次,但都反映平时接触少,随学随忘,无法进一步提高。如果有几台性能较好的微机,一是节省工作时间,开一张票可以缩短到2分钟左右,二是可以随时学习,有利于提高。
6、争取每个税务所(分局)至少培养一名技术精通的技术带头人,对成型的技术软件针对本所(分局)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软件的功能。如武安贺进分局改进了一套软件,既提高了征管质量,也方便了纳税户查阅有关资料,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也获得了纳税人的好评。
7、每个税务所(分局)至少订阅一份计算机方面的报刊杂志,有利于培养干部职工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