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

2025-04-29

尽管我们两家单位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着眼于全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性障碍。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导致人才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体制和机制之间的矛盾尚未彻底解决,造成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短缺,而且分布不合理。二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奇缺。三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迫切要求我们将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我们总的指导思想:

(一)、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人才机制

第一是建立完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要按照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应达到的素质标准,分类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明确培训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措施。第二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智力引进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制定和落实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智力引进办法,增强本单位对人才和智力的整体吸引力。第三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机制。要改变官本位、论身份、唯资历、唯文凭等用人观念,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改变人才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的落后用人制度,建立流动配置、合同聘用、竞争上岗、科学评价、严格考核、强化监督等新的用人机制。第四建立健全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人才效能的关键所在。一要破除人才壁垒,落实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使其成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渠道。二要加快培育与其它要素市场相衔接的人才市场,切实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确立企业和人才的平等市场地位,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由择业的人才管理新体制。

(二)着力营造人才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人尽其才,就是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引导和激励人才努力工作,让所有人才的创造力和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显现。

第一,着眼于整个社会环境的营造,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才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各类人才才能茁壮成长,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为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要摒弃嫉贤妒能、不思进取、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不良心理和行为,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人见贤思齐,确保各类人才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第二,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打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流通渠道。当前,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已成为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人才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要把市场配置和组织配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才的合理分布。同时,要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向企事业单位流动;鼓励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到市场中开发创业。

第三,着眼于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激励、引导和保障人才奋发工作。在建立与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制度以及保险保障制度有所突破,对贡献突出者要予以重奖,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忽视激励保障的状况。要把事业需要和个人专长结合起来,因事择人,量才任职,做到人事两宜,相得益彰。要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势和不足,因才施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要重视、信任人才,对人才放手使用,使人才切实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下一篇:软环境建设凯歌高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