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试行办法》、《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以及《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于 22日正式发布实施。这意味着股指期货的法规基本出齐,股指期货的推出已渐行渐近。股指期货作为股票投资的套期保值工具,真正对其有需求者是那些能够进行多种股票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股指期货的风险很大,机构投资者在期货交易中亏损累累的也并不少见,在现货市场,股票下跌被“套牢”后还有可能会涨回来;而股指期货一旦做反了,保证金很容易全部赔光,被“停”出局。所以,对于股指期货概念的炒作,应保持相对的理性态度。而一旦“入市”,应时刻作好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前提。
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不仅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相关的外部监管机构“里应外合”。我国应该不断完善有关衍生品交易的法律法规,培养在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环境。
参考资料
1. Emerging Derivative Markets In Asia --Chapter for Asian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March 2006 Oliver Frantzscher The World Bank)
2. Overview of Governance of 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DRC/ERI-OECD 2005 Policy Dialogu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19 May 2005)
3. Speech by Mr Chew Heng Ching, Chairman of th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Director at the SID’s 7th AGM Luncheon on Wednesday 30 November 2005 at 12.45 pm at The Ballroom, The Fullerton Singapore
4. 邱伟年 吴能全:“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中航油内控失效的再思考”,《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7期,54-57页
5. 谢香兵,“中航油事件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中国农业会计2006年9月刊
6. 李明辉,“从巴林银行案和中航油事件看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8月第28卷第4期,第96页
7.约翰•赫尔:《期权、期货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
8.郑石桥:《内部控制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P6
9.尚理慧:《金融投资工具应用与风险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P319
10.曹凤歧:《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北大出版社,2003年,P4
11.朱荣恩:《内部控制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牛成喆:《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13. Steven, J. Root:《超越COSO:加强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中译本,付涛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14.陈少华:《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164~183
15.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P23
16.张光平:《巴林倒闭与金融衍生工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P3~5,P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