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4)
2025-04-30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学校布局,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和现代化。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实行全县范围内城乡学校结对、教师互派、名师巡回教学制度。从今年开始,对全县农村水平义务教育段学生全面免收学杂费;继续加大对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规范管理和扶助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权利,确保60%以上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加大对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力度,继续对贫困学生给予寄宿费等生活费用的补助,确保每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二是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资源,新建(扩建、迁建)3家综合医院,扩建(改建、迁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每个村都有卫生服务站,每个镇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体系,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小病受惠制度,全面推行免费体检制度,确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
三是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启动实施**“村落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加强镇街道文化站、村文化阵地建设,改造提升休闲文化娱乐设施。通过三年努力,搞好25个村落文化阵地建设工程,每个村包括一个750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一条100平方米的健身路径,一套健身器材,一个80平方米的露天戏台,并完成村文化宫室内设施的改造。建设资金由县和镇街道、村按照4:6的比例承担。
四是农村菜市场改造整治。对经营面积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下便民式菜场整治,通过原地改建、扩建,达到商品离地、消除露天经营、基本设施配套、管理规范的要求;对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菜场实行综合开发式菜场整治,配备管理用房、停车场、质量检测室、消防、治安、卫生等设施,周边开发三产用房,达到综合开发的目的。农村菜场整治所需资金由县、镇街道、村各三分之一承担。
(五)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健在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赏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巩固壮大集体经济。争取通过三年努力,消除人均村级可用收入240万元以下的村。对人均村级可用收入不足240万元的村和没有开发条件的村,由镇街道组织选择合适地块,实行镇街道村、村村、村企联合开发。鼓励各村利用近期暂不建设的闲置土地,开发各类经营性项目,开发外来人员集中居住房等;园县、道路两边的三产配套项目条件许可的优先由所在村开发建设。
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对人均可用收入在240以下的村开发三产项目,县给予项目总投资30%的补助;村级租赁收入对地方税收贡献部分全额奖励给村,用于集体经济再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三年内,县、镇街道对这些村实行定额补助,补足其日常工作经费。
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和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实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继续开展“三级联创”、“先锋工程”和“争星升级创五好”活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五好”党组织达到50%以上。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继续完善村干部全程代理制度、重大事项民主听证制度,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保障村民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