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乐至旅游资源及其发展前景(2)

2025-04-29

  (二)一代名人—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诗经研究》、《佛学大纲》、《楚辞新论》、《中国古田制考》、《中国妇女文学史》、《谢无量书法》等。

  (三)千年古刹—报国寺

  乐至报国寺位于乐至县龙门乡金龟山上,距县城18公里,沥青混凝土公路可直达寺庙。近年来。乐至报国寺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人们津津乐道纷纷赞誉乐至报国寺有七大奇观:

  一是“摩崖石刻”。乐至报国寺历史悠久,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历代在崖石上造佛像无数,据道光版《乐至县志》记载“多至百千万亿”。虽历经毁蚀,新中国建国后,仍存千佛崖石刻八龛,上镌0.33米佛像千余尊。1952年列入全国文物简目,“文革”中又遭破坏。现仍存后蜀广政二十年(公元957年)的石碑及部分石刻佛像。

  二是“历代石棺”。乐至报国寺所在地称为“金龟山”,无数圆形巨石犹如龟卵,周围都没有这样的地貌。历朝历代留有许多石头掏空做成的石棺,其中明朝正德九年的石棺留有碑文,字迹隐约可辨,镂空的石花冠非常精美。

  三是“玉佛耀辉”。乐至报国寺先后从缅甸迎回佛菩萨及高僧玉佛像34尊,其数量之多,形体之高大,造型之精美,在全国寺庙中也不多见,蔚为奇观。

  四是“古树包佛”。乐至报国寺有千年古榕树根巧包千年佛像佛龛,古树饱经风霜,佛像安然坐立,蔚为奇观。

  五是“万木朝佛”。乐至报国寺周围林木环抱,郁郁葱葱,所有的树木都向寺庙中心倾斜点头,疑是“万木朝佛”,蔚为奇观。

  六是“高僧辈出”。乐至报国寺为历代高僧驻锡、修持、成道的地方。近代高僧本空法师、思摩法师“沉寂少言,状类颠,”其“人法之深,非常人能测”;前任住持离欲法师为佛教禅宗之临济宗第21代传人,道法精深,德行高尚,107岁时预知时至,安详坐化;现任住持昌臻法师曾任四川省佛学院教务长,来到乐至报国寺后大力弘扬佛法,身体力行各种善举,深受四方信众爱戴。

  七是“道场清净”。乐至报国寺道场清净,寺风淳良。寺内不许喝酒、吃肉、赌博,僧人严守戒律,信众自觉依教奉行。长期坚持拨出资金救济失学儿童,支持受灾群众。被评为四川省宗教界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先进集体。

  报国寺除是朝佛胜地外,还是一个纯天然氧吧,绿化面积达100%,历年均被评为园林式单位。

  报国寺开放至今,先后接待过全国各地和10个国家的僧侣、居士、佛教团体、旅客来寺朝山拜佛,参学朝觐,乐至报国寺不愧为众所瞩目的蜀中净土道场,观光旅游的胜地。

  (四)、神奇的蟠龙湖

  蟠龙湖是人工湖,旅游区位于g318国道南侧6公里处,遂宁、安岳与乐至县三县交接之间,距乐至县县城37公里,也是乐至县最大的水利工程,始建于1958年7月,能蓄水2200万立方米。运行40多年来,在发电、防洪、灌溉、养鱼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在旅游方面更是前景可观。

  蟠龙湖水域面宽,水质好,有众多的湖心岛,湖滨绿树成荫,奇石成群,隐约可见残存的石雕佛像,在水道两侧及大岛上有农家居住,种植大量桃树及桑树,过着“世外桃源”的农耕生活。蟠龙古镇静卧在蟠龙湖岸,名胜古迹很多,有远古人在岩上开凿的古石洞,有古人对外经济交往的石板古道,有建于唐代的古刹石匣寺,有建于清代的蟠龙湖石桥,还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记录着古镇曾经有过的辉煌。

下一篇:对新滩村集资建村级公路的调研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