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开创我市旅游经济新局面
关于下一步旅游业发展工作,淑香同志部署的已很明确了,我重点再强调四件事情。
1、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旅游总体规划。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是实现我市旅游业大发展的前提。下一步,我们要瞄准晋升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在深入调查我市旅游资源、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地搞好我市旅游总体规划。一是要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这次制定规划视野要宽、眼光要高,要管长远。既要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优势,又要充分挖掘我市旅游资源的潜力;既要突出旅游业自身发展,又要与城市建设等相关产业发展相配套、相衔接。制定规划时,既要注重聘请国内外优秀旅游专家,又要注重组织对旅游资源感悟深、有艺术鉴赏力的本地人士参与,全面调查和论证,编制出高水平、符合我市旅游发展实际的发展规划。对旅游产业长期发展有主导作用的项目,不能因投资周期长而搁浅,要着眼长远发展,分步实施;对具有地域资源特色的项目,要给予重点规划、重点扶持,真正达到规划出质量,开发出效益。旅游规划一经形成,就要严格按规划办事,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在发展定位上要体现佳木斯特色。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全省旅游业主打酷字牌,即冬季冰雪世界,夏季清凉世界。我们主打什么牌,我们的特色是什么?祖国大陆东极,赫哲族之乡,挹娄古都,五国盛地,抗联根据地,东北小延安,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农业,冰雪之冬,清凉之夏,异国风情,哪个是我们的主要特色,或许我们的特色就在于这些独特旅游资源要素的组合之中?这些问题需要请专家好好研究一下,尽早明确下来。各县(市)、各重点景区要根据全市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全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突出本地特色,明确产品市场定位,抓紧做好本地的旅游发展规划。要上下结合,搞好衔接,既要协调统一,又要保持产品的差异性和特色,避免旅游产品类型趋同。三是规划中要充分体现科学的发展观。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景点开发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走发展旅游与保护文物双赢的路子。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保护好资源和环境基础上合理开发,让自然和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2、依靠市场化运作,壮大旅游产业主体。旅游经济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抓好旅游企业这一产业主体。产业主体的培育和壮大绝不能再走政府包办、计划经济的老路,必须依靠市场化去运作。一要拓宽眼界,联合发展。“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这就是“善假于物”的道理。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上,单枪匹马是打不出天下的。市、县(市)区和各旅游企业都要积极走出去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大的旅游企业集团建立分支机构,建立同大型旅游集团的网络服务协作关系,走出一条挂靠大的旅游企业扩大客源、增加线路的旅游业便捷发展之路。二要加快本地旅游企业发展步伐。从总体上看,我市旅游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远远适应不了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采取先放后管、先发展后规范等措施,积极发展各类旅游企业。引导中小旅游企业向经营专业化、市场专门化、服务个性化方向发展,鼓励加快组建综合性的旅游集团和旅行社集团、旅游饭店管理公司等专业化集团,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三要依靠全社会办旅游,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要通过争取国家各种专项资金扶持、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启动民间资本、公开招标、拍卖冠名权等形式扩大旅游业的投入。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使企业真正在市场经济的风雨中得到锤炼,不断壮大。
3、精心培育精品线路,打造名牌产品。一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游客来此旅游,多为慕名而来。发展旅游业的精要之处,就在于打造名牌。要组织专家对我市的一些重要景点景区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和包装,使其更具特色、更富吸引力。要围绕北、边、生态三大优势,重点打造俄罗斯异国风光游、北方民族风情游、森林湿地生态游和冰雪游等特色旅游精品。要连点成线,将我市各类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打造出一批境内1日游以至7日游、10日游的精品线路,并且注意把境内游与境外游结合起来,形成境内外旅游都丰富多彩的局面。二是要加强区域合作,实施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经济过程中,绝不能只盯着自己那点资源,各自打各自的招牌,必须跳出区划界限,整合资源,连点成线,实现企业联手发展、品牌联合推出、市场联动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各县(市)在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融资、项目管理和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产品相关性和协调性,避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出现文化品位不高、开发品种单一、内容雷同的现象。前段时间,我市与伊春市签订了近期重点开发跨区域水陆结合黄金线路的协议,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以后这方面的工作还要继续做下去,拿出一批知名旅游景区景点,整合一批优势旅游项目,寻找合作开发伙伴,提高我市旅游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要加强宣传,加大向外推介力度。一本书,可以让一个寒冷的小城“火”起来;一首歌,可以让一个普通的小岛“热”起来;一段传说,可以让一座孤寂的小山“仙”起来,这就是宣传的力量。近几年,我市加大了城市旅游的宣传工作,通过在中央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等多种形式,扩大了佳木斯在全国的知名度,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但与国内、省内先进地市相比,我们的宣传方法和手段还应该更灵活些。我市这么多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遗址,一定要通过各种展会、赛事、节日、专题节目等载体制造声势,通过开发新颖别致的旅游纪念品、制作丰富多彩娱乐项目加深游客印象,通过请名人出书作画写歌等形式和手段,“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地推介我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特色,不断扩大我市旅游经济的知名度,让知者欲来,来者留连,未来者向往。把我市变成生态园地、旅游宝地、避暑胜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下个月,我市要举办“第十三届三江国际旅游节”,现在就要集中精力,打造好七.五祈福水灯节、七.六狂欢节、七.七鹊桥节三个品牌,把它“炒”热。同时,及早谋划办好“第二届佳木斯国际泼雪节”,形成夏有三江旅游节、冬有泼雪节的格局。举办节日要突出群众的参与性和娱乐性,真正体现三江平原中心城市的文化魅力,让品牌越叫越响,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