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同志感触颇深,体会之一,职业培训需要和职业教育相融合。只有职业培训的短训班,而没有职业教育的学历班,职业培训就会失去源头支撑。只有长短结合,才能使职业培训既有财力支持,又有专业力量支持,才能使如职工学校、劳动技校这样的学校“以长养短”,使职业培训工作不断发展。
体会之二,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也是重要的投资环境。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吸引力现已无更多的空间,靠什么来吸引外商、外资,这就是当地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能够满足外商投资兴业的要求。目前,苏南发达地区吸引外资最亮的亮点就是当地一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这一问题也逐渐显现。白米捷丰公司目前在白米已用500—600人,现计划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但在白米已招收不到合格的缝纫操作工,公司游总不得已准备将该厂搬迁姜堰市开发区。
二、当前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远不能适应姜堰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前不久,中共姜堰市委在全市经济工作座谈会议上提出了姜堰市经济发展最新奋斗目标:奋斗五年,人均GDP再翻一番,八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要实现这一目标,姜堰的经济决不是仅在现在的基础上量的规模扩张,而更大程度上是质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支撑,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掌握现代生产技能的操作工充实生产一线,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一目标,决定了我市今后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中心就是适应姜堰经济快速发展要求,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从目前的实际状况看,相距甚远。
1、劳动者素质不能满足招商引资的需求
根据姜堰市开发区反馈的用工信息,目前开发区内除了市直企业及姜堰镇的有关企业外,现台商投资的青茂公司、开广塑料公司用工比较正常进行,基本上每隔三个月左右就招收一批新工人。科研精细化工公司、中南化纤公司以及白米捷丰帽业公司也要招收技术工人。从招工要求看,台商投资企业对高中或中专学历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年人员需求基本上各占50%左右。菁茂公司生产微型钻头,该公司计划在姜堰扩大投资规模,投资制造生产液晶显示器的机械设备,急需大批计算机制图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技术操作工,前期他们自己安排工人去吴江培训学习。开广公司除招收注塑机操作工以外,该公司生产所需的注塑模具都是从台湾以及外地购进,但模具维修急缺维修人员,提出要开发区帮助介绍好的模具钳工,我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现在该公司请无锡的工程师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来公司帮助维护修理。科研精细化工公司招收的新工人也都送到常州武进去培训化工操作。以上信息表明,开发区内急需的掌握一定技术专长技术工人,目前我市尚无能力培养。
2、劳动力结构不满足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换代升级的需要
太平洋精锻公司是一家拥有340多员工的外资企业,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冷精锻生产基地,有技术人员100多人,但职工素质构成还远不能适应生产需要,目前急缺冷精锻、模具设计加工、热处理等方面的人才,本地不能提供。到人才市场招不到本科生,招了不少大专生,远不如自己的一线人员。他们只有通过自培来解决。一是成立职工培训中心,冷摆碾研究所聘请专职教师和用户老总来讲学,培训方式主要是电视教学,化了6万多元购进教学碟片。二是送出去培训,每批安排8人出国培训,今年有一期是到日本培训。该企业职工培训最大特色是舍得投入。去年和今年的培训经费都突破了2%的培训费用指标。
泰达纺织公司是一家资产重组后的私营企业,自己有外贸易公司、自营出口,综合实力泰州同行业排名二、三名。该公司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目前进口设备已占30%,以后还将达50%,目前,该企业急缺两类人才,一是一线进口设备操作工,二是具备机械电气设备一体化知识的设备维修工,这两类技术操作工,该公司每年需要充实150人左右,今年可吸纳300人,这么高的需求,我市职校、技校远不能满足。